[ ēn lǐ ]旧谓尊上对下的礼遇。《后汉书·鲁恭传》:“数召讌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真宗 好文,初待 大年 眷顾无比,晚年恩礼渐衰。”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府君待诸孤弟,尤有恩礼。”
[ ēn lì ]指帝王为宣示恩德而颁布的条例、规定。
[ ēn lún ]犹恩诏。语本《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宋 苏轼《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閫。”明 张居正《被言乞休疏》:“臣捧读恩纶,涕泗交集。”清 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今乃乙酉乡试之年,大布恩纶,开科取士。”参见“恩詔”。
[ ēn mén ]恩府,师门。唐 赵嘏《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诗:“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明 袁宏道《京洛篇》:“怀刺謁恩门,门卒相轻眇。”参见“恩府”。
[ ēn miǎn ]恩准免除。宋 陆游《九月初作》诗:“九月都门凛欲霜,羸躯恩免立鵷行。”特指恩准免税。《元史·食货志四》:“恩免之制:世祖 中统 元年,量减丝料、包银分数。二年,免 西京、北京、燕京 差发。”
[ ēn mìng ]谓帝王颁发的升官、赦罪之类的诏命。
[ ēn niú yuàn lǐ ]唐 代 穆宗 至 宣宗 年间(821-859),朝臣分别以 牛僧孺、李德裕 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清 钱谦益《<范勋卿文集>序》:“五十年以来,恩 牛 怨 李 之残局,清流白马之遗恨,读先生之文,可以考见一班。”郁达夫《闻杨杏佛被害感书》诗:“恩 牛 怨 李 成何事,生死无由问 伯仁!”参阅《新唐书·李德裕传》。
[ ēn qī ]指皇亲国戚。《宋书·萧惠开传》:“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外祖光禄大夫 沛郡 刘成 戒之曰:‘汝恩戚家子,当应将迎时俗,缉外内之欢。如汝自业,将无小伤多异,以取天下之疾患邪?’”
[ ēn qín ]《诗·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郑玄 笺:“鴟鴞之意殷勤於此,稚子当哀閔之。”后以“恩勤”指父母尊长抚育晚辈的慈爱和辛劳。
[ ēn qíng ]深厚的情义;恩惠:报答~。~似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