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o qī ]1.亦作“悄戚”。悲痛忧伤。2.见“悄慼”。
[ tóng xiū děng qī ]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亦偏指共患难。同“同休共戚”。
[ tóng xiū gòng qī ]1.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2.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
[ wài qī ]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 xīn qī ]1.见“欣戚”。2.亦作“欣慼”。喜乐和忧戚。《魏书·孙绍传》:“奉国四世,欣戚是同。”元 胡长孺《题山外归人》诗:“人閒万得丧,欣慼随所制。”明 刘基《杂诗》之三五:“盛年异欣戚,薄暮空噬脐。”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那时我于 广州 无爱憎,因而也就无欣戚,无褒贬。”
[ xūn qī ]有功勋的皇亲国戚。《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仰惟勋戚,震慟于厥心。”唐 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清 昭槤《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傅文忠公 恒 以椒房勋戚,当朝轴者几三十年。”
[ yī qī ]语出《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后遂以“伊戚”指烦恼、忧患。
[ yí qī ]《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詒伊戚。”按,《玉篇·言部》引《字书》:“詒,或为貽字。”后以“貽戚”指留下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