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ǎn mù ]1.古代覆于棺椁上的连缀成屋顶状的排木。2.指支撑屋柱的木构件。3.丛生的树木。
[ zǎn nà ]1.同“儹那”。2.统计,总括地核计。
[ zǎn pán ]1.谓包围殴打。2.整齐地放有多种菜肴或果品的食品盘。
[ cuán qián ]〈动〉凑集钱。[ zǎn qián ]〈动〉把钱积蓄起来。
[ zǎn rèn ]1.众多的或聚集在一起的兵刃。2.引申指危急之境。
[ cuán sān jí wǔ ]指三五成堆或成群地聚集在一起。
[ cuán sān jù wǔ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 zǎn shí zì ]鼓词、弹词及时调中常以“三、三、四”十字句组成唱词,称为“攒十字”。
[ zǎn shì ]暂时停放灵柩之所。清 方文《述哀》诗:“大葬年未利,今且治攒室。”
[ zǎn shǒu ]形容人众汇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徵信录>》:“自晨至夕,皆为之拥挤不开,攒首万人,皆於报馆佇望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