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ān zhī ]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 yàn zhī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3.泛指红色。4.指美女。5.喻鲜血。6.古剑名。7.汉时匈奴王单于正妻的称号。8.山名。9.泛指北地;边地。
[ yuè zhī ]1.也作月氏(zhī)。2.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遭匈奴攻击。汉文帝初年一部分西迁至伊犁河上游,又迁至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支。没有西迁的进入祁连山区与羌族杂居,称小月支。3.唐羁縻都督府名。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 yuè zhī téng ]葡萄的别称。葡萄原产于 欧洲 和 亚洲 西部,经西域传入中原,故称。
[ yuè zhī xiāng ]异香名。传说产于 月支国。洪刍《香谱·月支香》引 南朝 梁 孙柔之《瑞应图》:“天汉 二年,月支国 贡神香,武帝 取看之,状若燕卵……后 长安 中大疫,宫人得疾众,使者请烧一枚以辟疫气,帝然之。宫中病者差,长安 百里内闻其香,积九月不歇。”宋 叶廷珪《名香谱》:“月支 香,月支国 进,如卵,烧之辟疫百里,九月不散。”
[ xī zhī ]亦作“析枝”。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 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 青海 积石山 至 贵德县 河曲 一带。
[ yī mù nán zhī ]比喻艰巨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胜任的:众擎易举,~。
[ yín zhī mǎo liáng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 wū zhī qí ]即 巫支祁。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四千五百馀年元鹤》:“今 洪泽湖 滨之 龟山,有井,名曰 巫支祈 井,相传神 禹 锁 巫支祈 於此,有大铁鍊繫於井栏,垂入井中,其下深黑,莫窥其底。明 季及国初,尝有人拖铁鍊出而视之,盖一老猴也。”
[ xiān zhī ]即栀子,常绿乔木,性寒味苦,可入药。
[ xiào bù kě zhī ]形容狂笑不止。清 沈起凤《谐铎·垂帘论曲》:“生又按拍而歌,屏後益笑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