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ē dòu wén zì ]1.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2.魏晋以后亦以称篆文或异于通行隶书的其他古文字。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科斗文字说》。
[ kuí wén fèn wǔ ]施行文教,振奋武事。
[ cè wén ]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cí wén ]唐 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敦煌 文献中存有《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文》一卷。全篇唱词以平声押韵,一韵到底,均为七字句,没有散文说白。参阅 吴世昌《敦煌卷〈季布骂阵词文〉考释》、冯沅君《〈季布骂阵词文〉补校》。
[ bǎi dài wén zōng ]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 bèi wén ]1.背诵。2.背部的纹理。3.古钱币背面的文字。
[ bǐng wén jiān wǔ ]犹言能文能武。
[ bǐng wén jīng wǔ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 bǐng wén qián ]古代钱币的一种。
[ chèn wén ]具有预示性质的图箓或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