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ù lín háo shì ]同“綠林豪客”。陶成章《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鄉 許振鵬 ……去之 寧波,由 王金發 介紹,因得入 大嵐山,連結緑林豪士。”
[ lù lín hǎo hàn ]同“綠林豪客”。《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後來遇着 施世綸 按院放了漕運總督,收了無數的緑林好漢,查拿海寇。”任德耀《小足球队》第三幕:“这像什么?像古时候绿林好汉打擂台。哪里像新 中国 的少年运动员?”
[ lù lín qiáng dào ]见“緑林大盗”。
[ mèng lín sǔn ]即孟宗竹。指 三国 吴孟宗 哭竹生笋事。
[ lù nán shí lín ]1.万公顷。石灰岩地形发育典型,群峰壁立,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犹如片片森林。风景秀丽,尤以狮子亭、石林草坪、莲花峰、剑峰池等风景区为最佳。附近有天生桥、黑龙潭、大叠水瀑布、长湖等名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mò lín ]翰墨之林。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
[ huá lín ]1.即华林部。明代南京一戏班名。2.华林于西肆。--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 huá lín yuán ]1.宫苑名。三国 吴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古 台城 内。南朝 宋 元嘉 时扩建,筑 华光殿、景阳楼、竹林堂 诸胜。其后 齐 梁 诸帝,常宴集于此。南宋 时尚有残存遗迹。2.宫苑名。本 东汉 芳林园,魏 正始 初因避 齐王 芳 讳改。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 东 洛阳 故城内。有 瑶华宫、景阳山、天渊池 诸胜。东魏 天平 二年(公元535年)毁。3.宫苑名。后赵 石虎 都 邺 后建。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 西南古 邺城 北。园墙周围数十里,有 凌云城、金花洲、光碧堂 诸胜。北齐 武成帝 扩建后,华丽似神仙所居,因改名 仙都苑。4.弥勒 成道后说法的僧园名。中有龙华树,故名。《弥勒下生成佛经》:“尔时 弥勒 於 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
[ lù lín shān ](緑lù)山名。新莽 末年,新市 人 王匡、王凤 等领导农民起义,以此为根据地。据《后汉书·刘玄传》唐 李贤 注,在今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北。但近人考证,谓当即今 湖北 大洪山。参见“緑林”。
[ mì lín ]茂密的树林(多指大片的):~深处。
[ pán ní xī lín ]青霉素的旧称。[英penicillin]
[ qǐ zǐ zhī lín ]比喻众多的人材。
[ qiáo lín ]乔木林,一种从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亦指树木高大的丛林。
[ shā hú lín ]地名。在今 河北省 栾城县 西北。
[ sāng lín ]1.桑树林。唐 王昌龄《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宋 梅尧臣《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元 赵孟頫《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请以《桑林》。”杜预 注:“《桑林》,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上駢 生耳目,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高诱 注:“上駢、桑林 皆神名。”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序》:“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燕 之有 祖,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宋 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