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树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iáo shù ]高大的树。
[ qīng shù ]1.常绿乔木。亦泛指绿树。2.佛教语。喻佛门弟子。
[ qīng tíng shù ]传说中的树名。
[ róng shù ]木名。常绿大乔木。树干分枝多,覆盖面广,有气根。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果实倒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材褐红色,可制器具,果可食;根、叶、树汁均可作药用。
[ shēng jiāng shù shàng shēng ]谓执拗。
[ shù bá ]谓有所建树以摆脱困境。
[ sī mǎ shù ]晋 大司马 桓温 所植之柳树。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 北征,经 金城,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喻时光流逝,年华易失。明 高启《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汉南 已老司马树,峴首 已仆 羊公 碑。”
[ lín shù ]树木;树林。
[ lóng huá shù ]佛教语。
[ lǒng shù ]1.陇山 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南朝 齐 孔稚珪《白马篇》:“陇 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明 皇甫涍《再别兄弟作》诗:“陇 树三年泪,边云万里秋。”2.墓地的树木。唐 刘长卿《哭魏兼遂》诗:“陇树随人古,山门对日曛。”
[ mù shù ]芟除树枝,使之无荫。谓使民无游憩之所,各归治业。语本《管子·轻重丁》:“桓公 问 管子 曰:‘民飢而无食,寒而无衣,应声之正,无以给上,室屋漏而不居,墙垣坏而不筑,为之奈何?’管子 对曰:‘沐涂树之枝也。’”唐 元稹《竞舟》诗:“吾闻 管仲 教,沐树惩堕游。”
[ luò yè guǒ shù ]秋末落叶、第二年春天又萌发的一类果树。如苹果、梨、桃、葡萄、核桃等。能耐冬季低温,适应性强,分布较广。
[ mì xiāng shù ]木名。即沉香。
[ qī shù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花小,黄绿色,果实扁圆形。树的液汁与空气接触后呈暗褐色,叫生漆,可用作涂料,液汁干后可入药。
[ pí fú hàn dà shù ]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 pí fú hàn shù ]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狂妄,不自量力。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撼:摇动。
[ qiāng lín dāo shù ]犹言刀枪林立。形容激烈战斗的场面。
[ pà yǎng shù ]紫薇花的别名。
[ qiáo shù ]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
[ rǎng shù ]谓于墓地植树以为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