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lì ]一种山栗。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广州 无栗,惟 勤州 山中有石栗,一年方熟,皮厚而肉少,味似胡桃仁。熟时,或为群鸚鵡啄食略尽,只此石栗亦甚稀少。”
         
                
            
            [ shuāng lì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称。2.指栗树。
         
                
                
            
            [ wēi lì ]1.恐惧战栗。2.危慄:恐惧战栗。
         
                
            
            [ suō lì ]1.亦作“缩慄”。畏缩战栗。2.草木萎谢貌。
         
                
                
                
            
            [ wēn lì ]1.温和而严谨。2.指印石质地温润细腻。
         
                
                
                
                
            
            [ yōu lì ]忧愁恐惧。《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巖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摇荡 箕 濮 情,穷年迫忧慄。”唐 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关中 因窃据,天下共忧慄。”宋 范仲淹《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愿迴宠异,少宽忧慄,三黷天听,义不容诛。”
         
                
                
                
                
                
                
                
            
            [ wèi lì ]指猬身上的毛刺。猬毛色褐如栗,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