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àn lián gé ]1.谜格的一种。猜谜时,要求将谜底倒读和谜面扣合,并且谜底必须为三字或三字以上。如谜面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要求用卷帘格猜一京剧名,谜底则为“华容道”。参见“卷帘格”。2.灯谜谜格之一。谜底为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须倒过来读以扣合谜劐面,如同帘子卷上又放下。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语,正读为“差之念一”,倒过来就是成语“一念之差”。再如,“优秀仓库管理员”,打一物理学学科名,正读为“理物能高”,倒过来为谜底“高劐能物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第十一条只怕我射著了,可是‘合肥’?……这个应该要作卷帘格更好。”
[ kòng gé ]指文中缺字的空白处。或因表敬而空格书写。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跳出》:“唐 开元 二十九年,石壁寺《铁弥勒像颂》‘我皇’,‘我’字空格。”
[ lài gé pǔ ]方言。即癞蛤蟆。亦称“癩猴子”。
[ kǎo gé ]1.核定应试人的等第。《南齐书·谢超宗传》:“都令史 骆宰 议,策秀才考格,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2.谓考核官吏的治绩,以定升转。北魏 萧宝夤《论考绩表》:“其内外考格,裁非庸管,乞求博议,以为画一。”《通典·选举三》:“景明 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转一阶。”
[ kè gé bó ]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缩写(КГБ)的音译。也指克格勃的人员。
[ piān gé ]五言律诗以仄声起者,谓之正格;以平声起者,谓之偏格。七言律诗反是。绝句同此。
[ jiàng gé ]降低标准、身份等:~以求。
[ hé gé ]符合标准:质量~。检查~。~产品。
[ jiù gé ]1.旧有的规章、条文。2.原来的风格。
[ lì gé ]1.订出标准。《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令六军诸卫副使、京兆尹 郑元规 立格召募於市。”2.确立格局。宋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
[ pò sǔn gé ]灯谜“拆字格”的一种。因谜底的字被拆得不完整,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