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lí dēng ]用玻璃制作的油灯。多用于寺庙中。
[ mǎi dēng ]宋 熙宁 四年(公元1071年)正月,宋神宗 赵顼 要买 浙 灯四千馀盏,并令减价收买;因此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禁止私卖。苏轼 上书切谏,指出:“百姓不可户晓,皆谓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并说“内帑所储,孰非民力”,希望 神宗 于放灯、游观苑圃、宴好赐予之类,务从俭约。见 苏轼《谏买浙灯状》。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买灯莫费 东坡 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qīng yóu dēng ]油灯。其光青荧,故名。
[ shàng dēng ]点灯。多用以指入夜时。
[ shěng yóu dēng ]〈方〉比喻老实、不惹是生非的人(多用于否定)
[ shèng dēng ]上谷间因光线通过云雾经衍射作用而产生的光环。古人以为神异,谓之圣灯。
[ shuǐ jīng dēng lóng ]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 qī xīng dēng ]旧时祭神的油灯。燃七个灯火,故名。
[ máo dēng ]一种用以表明船舶停泊的信号灯。《诗刊》1977年第8期:“锚灯亮起来啦,照亮水兵蓝色的披肩。”
[ mǎ dēng ]一种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
[ qīng dēng ]1.亦作“青鐙”。光线青荧的油灯。唐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诗:“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宋 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诗:“白髮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一:“背老亲而独游,理 兔园 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己。”2.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独守;不念我,红颜女,一世青灯。”《冷眼观》第一回:“张令 半世青灯,一行作吏,到任后吏治过於勤劳,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 qīng dēng gǔ fó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 qiú dēng ]同“毬灯”。一种灯罩如球形的灯。
[ shā zi dēng ]一种供玩赏的花灯。灯外绘人物图像,头部或四肢另以纸剪,贴在特制的机关上,灯内装沙子,用手略摇动,使沙子流泄,冲击机关,纸像即随之活动。
[ shén dēng ]1.谓神奇的灯火。2.神佛前所供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