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牒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wǔ huā dù dié ]官府签署有多种花押的度牒。旧时僧道出家的书面凭证。
[ xìn dié ]唐 代授官皆给告身,未有告身之前,先给文书以为凭证,称信牒。
[ xíng dié ]1.出行时用以证明身分的凭证。《新唐书·百官志一》:“天下关二十六,有上、中、下之差。度者,本司给过所;出塞踰月者,给行牒。”2.行移公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生愁怖,终夜不枕。次日侦听,则已行牒讥察,收藏者弃市。”
[ xuǎn dié ]1.推荐官吏的公文。《宋书·王景文传》:“去五月中,吾病始差,未堪劳役,使卿等看选牒,署竟,请敕施行。”《南史·王繢传》:“齐武帝 为抚军,吏部尚书 张岱 选 繢 为长史,呈选牒,高帝 笑曰:‘此可谓素望。’”2.委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 湖州,差职员追摄。既而帝批令御史臺,选牒朝臣一员乘驛马追摄。”
[ yáo dié ]1.珍贵的典册。2.帝王的族谱。
[ zhú dié ]竹简。晋 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下:“《急就篇》曰:以竹为书牋,谓之简。《释名》云:简者,编也,可编録记事而已。又曰:简者,略也,言竹牒之单者,将以简略其事,盖平板之类耳。”
[ zhào dié ]宋 代一种证明身份的官方文书。
[ zhī yè páng dié ]指宗族旁支的谱牒。
[ zhuàng dié ]1.呈报的公文。2.诉讼的呈文。
[ zhuī dié ]1.免除官职的文书。2.收缴度牒。
[ zhuǎn dié ]转递书札。
[ zuì hòu tōng dié ]也叫哀的美敦书。一般指一国向另一国发出的书面通知,其中提出最后的、不能改变的要求,并限定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如使用武力、断绝外交关系、封锁等。
[ yùn dié ]指写有联句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