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ù niú wú quán ]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 qī niú ]即夔牛。古代 蜀 地产的一种大牛。
[ piān niú ]公黄牛和母牦牛交配所生的第一代杂种牛,比牦牛驯顺,比黄牛力气大。母犏牛产乳量高,公犏牛没有生殖能力,母犏牛可以和黄牛或牦牛交配繁殖后代。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 rú zǐ niú ]《左传·哀公六年》:“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孺子,齐景公的儿子公子荼。齐景公为嬉戏曾口衔着绳子,学做牛,让公子荼拉着,公子荼跌倒,拉折了齐景公的牙齿。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孺子牛。” 后以“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 sài niú wáng ]旧俗新春时祭祀牛神。
[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shāo gē niú ]一种生于 天竺 的牛。
[ shù rú niú yāo ]捆束如牛腰粗大。形容卷帙很多。
[ sī mǎ niú zhī tàn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mí hóu qí tǔ niú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mù wú quán niú ]《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 ní niú ]1.即土牛。古人风俗于立春时以泥土制牛,用此象征春耕开始,劝农耕种。2.泛指用泥塑制的牛。
[ ní niú rù hǎi ]泥做的牛一入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复返。《景德传灯录》卷八:“洞山又问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mó niú ]转磨之牛。比喻愚鲁。《花月痕》第四七回:“然太卤莽,直是磨牛,吾亦为汗颜哩。”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容斋随笔》:“此书予於癸丑、丁巳、庚申三次閲之,今年甲申已四徧,余年亦五十六矣,隙驹不留,磨牛如故,曷胜黯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