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ng yá bàng ]古代兵器。用坚硬的木头制成,长四五尺,上端长圆似枣形,遍植铁钉,形如狼牙。
[ láng yá jiàn ]古兵器名。其箭镞形似狼牙而锐利,故名。
[ láng yá shān ]在 河北省 易县 西部,北临 易水。山峰挺拔,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1941年抗 日 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 日本 侵略军在此英勇战斗,最后宁死不屈,砸坏枪支,跳下悬崖。这一壮举,表现了人民军队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勇气概。解放后建有纪念塔。
[ láng yá shān wǔ zhuàng shì ]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创立壮烈事迹的八路军战士。狼牙山在河北易县西。形势险要,状如狼牙。1941年9月25日,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在狼牙山阻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子弹打光后,砸坏枪支,跳下悬崖。
[ láng yá xiū ]亦作“狼牙须”。亦作“狼牙修”。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锡兰山,或云即古 狼牙修。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 láng yān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 古代边防用狼粪燃烧生烟以报警。后来常用狼烟指战乱:~四起。
[ láng yān dà huà ]漫无边际的吹牛话。
[ láng yáng tóng sì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 láng zhǒng ]狼的后裔。《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其部落大人曰 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 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此説虽殊,然终狼种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赐以狼头纛”元 胡三省 注:“突厥 之先,狼种也。”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虽然它们(铁勒、突厥)都自称为狼种,但游牧人自称为狼种的很多,不只是它们两个。”
[ láng zhǔ ]旧小说、戏曲中称北方民族的君主。
[ láng zǐ shòu xīn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 chái láng ]豺和狼,比喻凶恶残忍的人:~当道。~成性。
[ chái láng dāng dào ]《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比喻坏人当权。当(dāng)道:在路中间。
[ chái láng dāng lù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 chái láng héng dào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 fēng láng ]1.大狼。借指奸恶之人。2.古星名。即天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