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è tiān ]接天。极言其高。唐 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之二:“雪岭 界天白,锦城 曛日黄。”宋 范成大《乾道己丑再过钓台后五年癸巳元旦复过之》诗之三:“界天山雪浄黄埃,溪上扁舟夜泛来。”
[ jiè zhì ]1.指边界。宋 苏辙《乞罢熙河修质孤胜如等寨札子》:“伏乞明赐戒敕,若因界至生事,别致 夏 人失和,劳民蠹国,罪在不赦。”2.指边界所至的标志。《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主 以 河东路 沿边增修戍垒,起铺舍,侵入 蔚、应、朔 三州界内,使林牙 萧禧 来言,乞行毁撤,别立界至。”
[ jiè zhuāng ]在交界的地方树立的桩子,用作分界的标志。
[ jìng jiè ]佛教指清净无垢的境界。多指寺院。
[ jìng jiè ]边缘;边界。竟,通“境”。《诗·商颂·烈祖》“申锡无疆”汉 郑玄 笺:“天又重赐之以无竟界之期。”《公羊传·昭公元年》“与 莒 为竟也”汉 何休 注:“与 莒 是正竟界,若言城中丘。”
[ páo jiè ]指袍哥团体。沙汀《困兽记》三:“前年冬天又加入袍界,当了大爷了--可是讲他做什么呵!”沙汀《范老老师》:“那是个无业知识分子,高中卒业,去年冬天入了袍界。”
[ sān shí liù jiè ]见“三十六天”。
[ shí fāng shì jiè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
[ shǒu jiè ]1.保卫疆界。2.保持一定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