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ì fǎ ]国家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shuì fú ]1.古时用稀疏细布所制的丧服。税,通“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公丧之,如税服,终身。”杜预 注:“税,即繐也。”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凡布细而疎者谓之繐。”2.脱去衣服。税,通“捝”、“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须无 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3.补行服丧之礼而穿丧服。《魏书·礼志四》:“假令妻在远方,姑没遥域,过期而后闻丧,復可不税服乎?”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夫税服者,过时而服,其日月亦近耳。”
[ shuì guān ]旧时在水陆交通、商人聚集的地方,所设的收税机关。
[ shuì hù ]纳税户。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制度·乡兵保捷义勇等》:“咸平 四年,取 陕西 税户为义军,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军。”《金史·食货志二》:“世宗 大定 二年,詔免二税户为民。”
[ shuì jī ]计税依据。按规定比例应纳税额的基数,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类。
[ shuì jiǎ ]脱掉铠甲。税,通“捝”、“脱”。
[ tuō jià ]犹解驾,停车。谓休息或归宿。税,通“捝”、“脱”。
[ shuì jiān jià ]唐 代征收房屋税法。《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所谓税间架者,每屋两架为间,上屋税钱二千,中税千,下税五百,吏挚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
[ shuì jiè ]解甲。谓战事止息。税,通“捝”、“脱”。
[ shuì jǐng ]税务警察。《诗刊》1977年第8期:“菜刀在手亮锃锃,砍翻吃人税警。”
[ shuì jú ]税务局的简称。《清会典事例·户部·杂赋茶课》:“道光 六年奏准,古城 地方设立税局,抽收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