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óu qiān ]亦作“邮籖”。驿馆驿船等夜间报时的更筹。
[ wàn qiān chā jià ]形容书籍极多。
[ xié bàn qiān ]谓循着倾侧的方向。
[ xié qiān ]谓侧斜着身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红楼梦》第一一二回:“贾芸 也不敢再回 贾政,斜签着身子慢慢的溜出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督办便让他坐。他只在下首,斜签着坐了半个屁股。”冰心《颂“一团火”》:“张秉贵 同志和我斜签着对坐在一张长沙发上。”
[ tóng qiān ]1.见“铜籤”。2.亦作“铜签”。古代报时示警时用的铜制更筹。3.指戈矛之类。
[ xíng qiān ]亦作“刑篇”。刑法条文。
[ yù qiān ]美称古代漏壶中的浮箭。以竹或木制,上刻度数以计时。
[ tí qiān ]1.原指题写书签(贴在线装书书皮上写着书名的纸条或绢条),现也指题写书名:请名人~。2.指题写的书签或书名。
[ tóu qiān ]谓帝王勤于政事。语出《陈书·世祖纪》:“每鸡人伺漏,传更籤於殿中,乃勑送者必投籤於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宋 王禹偁《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既无吠乎投籤,每夙兴于晓鼓。”清 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传箭闻严鼓,投籤见拊床。”
[ xiáng qiān ]解说签文以推断吉凶休咎。
[ xiāo qiān ]犹销差。旧时官府逮人,发给差役差签一支,完成任务时缴签回报。
[ yáo qiān ]书函套上玉制的插签。借指珍贵的书籍。
[ zhǐ qiān ]1.亦作“纸籤”。纸制的小签条。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试卷以针穿为记》:“凡书有譌者,以小黄纸籤黏其上,视以针穿为记,更瞭然矣。”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每逢过年,姐夫必得用红纸签请人写上一大串类似的喜庆话,踏着梯子贴到梁头上。”2.见“纸签”。
[ zhòng qiān ]分期还本的债券号码跟用抽签办法得出的本期还本的债券号码相同。中签的债券可以领取本金。
[ yá qiān ]剔除牙缝中食物残屑用的细棍儿。
[ yá qiān jǐn zhóu ]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 yá qiān wàn zhóu ]形容藏书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