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è shì ]1.考核官吏的政绩。《韩非子·亡徵》:“境内之杰不事,而求封外之士,不以功伐课试,而好以名问举错,羈旅起贵以陵故常者,可亡也。”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科名资歷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2.考试。《后汉书·顺帝纪》:“年四十以上课试如孝廉科者,得参廉选,岁举一人。”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近岁乃始教之以课试之文章。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郑观应《盛世危言·考试上》:“按月出题课试,所出之题务须有裨时务,如铁路、轮船之事。”3.试验,检验。《管子·七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唐 尹知章 注:“兵器虽成,未经课试,则不用不藏。”
[ kè shū ]1.研习书文。2.教人读书。3.讲占卜的书。
[ kè shū ]征收赋税。《晋书·刘超传》:“课输所入,有踰常年。”《魏书·释老志》:“请听 荀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
[ kè sūn cǎo ]教孙儿学作文章的范文稿。
[ kè táng tǎo lùn ]学校教学方式之一。由教师提出讨论课题,指定参考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钻研,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做出结论。
[ kè tí ]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重大事项:科研~。严重缺水给我们提出一个新~。
[ kè tóng ]1.占卜者的僮仆。2.督促僮仆。
[ kè tǒng ]起课(占卜的一种)用的签筒。
[ kè wén ]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朗读~。
[ kè xī ]责成交配繁殖;求利生息;税金本息。
[ kè xiàn ]正式税赋和杂税。羡,正赋外的无名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