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赐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cì tián ]1.君主恩赐田地给臣下。2.指所赐予的田地。
[ cì tīng ]请人听从自己意见的敬辞。
[ cì wèi ]赏赐慰劳。
[ cì wèn ]1.谓赐予慰问。2.称人来信的敬辞。3.谓请师长教诲。用作敬辞。
[ cì wú wèi ]唐、五代 间,皇帝许大臣得以尽言,无所畏惮。称“赐无畏”。
[ cì xí ]1.赐予坐位。2.赐予席子。
[ cì xiàn ]赐予与进献。
[ cì xiāng ]1.谓贵人向寺庙敬香。唐 郑谷《定水寺行香》诗:“听经看画绕虚廊,风拂金鑪待赐香。”2.赠送鸡舌香。桓帝 时,侍中 廼存,年老口臭,上出鸡舌香与含之。见 汉 应劭《汉官仪》卷上。后用以表示见知于皇上。宋 苏轼《景纯复以二篇仍次其韵》:“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清 查慎行《吴船花烛词》之九:“曾趋粉署殿东厢,鸡舌犹餘旧赐香。”
[ cì xīng ]赐予生肉。
[ cì xìng ]1.谓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杜预 注:“因其所由生以赐姓,谓若 舜 由 嬀汭,故 陈 为 嬀 姓。”《国语·周语下》:“赐姓曰 姒,氏曰 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史记·秦本纪》:“大费 拜受,佐 舜 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 柏翳,舜 赐姓 嬴 氏。”2.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於是上曰:‘本言都 秦 地者 娄敬 ……赐姓 刘氏。’”《新唐书·李勣传》:“帝喜曰:‘纯臣也。’詔授 黎州 总管,封 莱国公。赐姓。”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江彬》:“彬 亦建功,渐谋进用,赐姓 朱 氏。”
[ cì xiū ]请皇帝准予辞官退休。
[ cì xǔ ]允许的敬辞。
[ cì xù ]1.谓给死者家属以抚恤。《后汉书·质帝纪》:“又兵役连年,死亡流离,或支骸不敛,或停棺莫收……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卹,以慰孤魂。”2.专指官吏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功劳大小,追赠官爵,褒封谥号,并给其家属抚恤金。《明史·毛伯温传》:“伯温 归,疽发背卒。穆宗 立,復官,赐卹。”《明史·黄尊素传》:“乞復故官,破格赐卹,俾遗孤得扶櫬还乡,燝 死且不朽。”《清史稿·林则徐传》:“行次 潮州,病卒……遗疏上,优詔赐卹,赠太子太傅,謚 文忠。”
[ cì xūn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
[ cì yàn ]1.亦作“赐燕”。亦作“赐讌”。君命臣下共宴。《北史·韦师传》:“后从上幸 醴泉宫,上召 师 与左僕射 高熲、上柱国 韩擒 等於卧内赐宴,令各叙旧事,以为笑乐。”唐 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赐燕聆簫韶,侍祠閲琮璧。”宋 乐史《广卓异记·杨椿》:“椿 请归老,詔服侍中服,赐讌於 华林园。”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问中国治安之 道,马委曲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2.见“赐宴”。
[ cì yàn ]见“赐宴”。
[ cì yí ]赐予。《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王自以 丕 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魏书·西域传·车师国》:“臣亡父僻处塞外,仰慕天子威德,遣使表献,不空於岁。天子降念,赐遗甚厚。”《宋史·王靖传》:“彼(契丹)利中国赐遗,挟虚声以济其欲,渐不可长,宜有以折之。”
[ cì yí ]被帝王怀疑,见疑。
[ cì yì ]天子或诸侯赐给的食邑。《左传·僖公五年》:“陈 辕宣仲 怨 郑 申侯 之反己於 召陵,故劝之城其赐邑,曰:‘美城之,大名也,子孙不忘,吾助子请。’乃为之请於诸侯而城之,美。遂譖诸 郑伯,曰:‘美城其赐邑,将以叛也。’申侯 由是得罪。”《商君书·境内》:“故爵五大夫,皆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
[ cì yīn ]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 天顺 爷爷正遇‘土木 之变’,皇太后权请 郕王 摄位,改元 景泰。将奸阉 王振 全家抄没,凡参劾 王振 吃亏的加官赐荫。”清 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 福王 时,犹以不守 河 为失策,赐諡、赐祭葬而不予赐廕,尤可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