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ù huò ]亦作“速旤”。招致祸害。《左传·隐公三年》:“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唐 刘知几《史通·浮词》:“如 淮阴(韩信)初在仄微,堕业无行,后居荣贵,满盈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清 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爱鹤爱鹰皆速旤,羽物何事常招尤?”
[ sù jì ]1.用一种简便的记音符号迅速地把话记录下来。2.速记的方法。
[ sù jià ]本指赶快套上车子。后喻迅速动身出发。《左传·定公八年》:“从者曰:‘嘻!速驾,公歛阳 在。’”《北史·周纪上·太祖文皇帝》:“吾便速驾,直赴京邑。”后用以称请早光临,请帖上常用。《孽海花》第十九回:“还望先生速驾,以慰诸君渴望。”
[ sù jié ]迅速敏捷。《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明帝 於是拜 渊 大司马,封 乐浪 公,持节、领郡如故”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魏名臣奏》:“﹝ 鬷弘 ﹞口论速捷,辩而不俗,附依典誥,若出胸臆。”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比来征讨无功,皆由欲其速捷。”《万花楼》第二五回:“当有酒保排开几品佳肴,一大壶双烧美酒,备办的如此速捷,皆因店中尚有餘多。”清 汪康年《中国自强策》中:“汰繁重以求其速捷,去虚文以责其实效。”
[ sù jiù ]招致过错。唐 柳宗元《祭吕衡州温文》:“岂非修正直以召灾,好仁义以速咎者耶?”宋 沉作喆《寓简》卷八:“语言之速咎,盖有无心而致之者。”明 唐顺之《封孺人庄氏墓志铭》:“而余所居官,每不能过慎以速咎,则孺人口不敢止也,而心切苦之。”
[ sù jué zhàn ]指持续时间较短的战斗或战役。与“持久战”相对。
[ sù kòu ]招致盗匪。《国语·晋语八》:“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韦昭 注:“速,召也。”唐 张廷珪《谏停市犬马表》:“饥饉荐臻,边荒速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