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 yì ]隐居赋闲。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有《栖逸》篇。清 陈维崧《念奴娇·送钱础日归锡山》词:“怜吾与汝,只年将五十,尚然栖逸。槊上功名难办取,且自弄他文笔。”
[ wú yì ]1.不贪图安乐。2.《书》的篇名。
[ qí yì ]谓奇特超俗。《后汉书·孔融传》:“鸿豫 亦称 文举 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宋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李义山 作《李贺小传》、《白乐天墓碑》、《刘义传》,文体奇逸。”明 归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思曾 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餘,以《礼经》为经闈首荐。”
[ qīng xīn jùn yì ]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 qīng yì ]清新脱俗:笔调~。琴声~悦耳。
[ shū yì ]1.亦作“疎逸”。淡泊超逸。2.散失。
[ shuǎng yì ]1.爽朗潇洒。《南史·刘孝绰传》:“第六弟 孝威,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宋 陶穀《清异录·仙宗》:“﹝ 朱起 ﹞年逾弱冠,姿韵爽逸。”元 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七:“精神爽逸无餘事,卧看残阳补断霞。”2.豪放超逸。明 徐渭《书米南宫墨迹》:“閲 南宫 书多矣,瀟散爽逸,无过此帖。”
[ téng yì ]1.腾空跨越貌。2.指才气奔放超逸。
[ tiān yì ]1.天性放逸。2.天然超绝。
[ xiǎng yì ]1.音响悠扬。2.比喻文气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