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ǎn sàn ]1.旧时机关、团体、军队等改组或解散时,将人员解职或使退伍:~费。2.解散并遣送所俘获的敌方军队、机关等人员:全部伪军立即缴械~。
[ qiǎn shī ]典出《东观汉记·马援传》:“击 寻阳 山贼,上书曰:‘除其竹木,譬如婴儿头多蟣蝨而剃之,荡荡然蟣蝨无所復依。’”后称剃去头发为“遣蝨”。
[ qiǎn shù ]旧时谓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 陆梁 地,为 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清 秦鑅《归州纪事》诗:“放盗归山何猖獗,囹圄长羈待遣戍。”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时在戊戌八月十五日,由刑部解赴兵部,遣戍 新疆。”
[ qiǎn sòng ]把不合居留条件的人送走:~出境。~回原籍。
[ qiǎn táng shǐ ]唐朝时日本派遣至中国的使节。遣唐使曾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 qiǎn xìng táo qíng ]遣释意兴,陶冶情趣。
[ qiǎn xíng ]1.犹言派遣发兵。《后汉书·和帝纪》:“烧当羌 寇 陇西,杀长吏,遣行征西将军 刘尚、越骑校尉 赵世 等讨破之。”2.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明 沉德符《野获编·果报·得子失子》:“其嬖妾 苏氏 追悼往事,自诉宗党,述往年宠姬 崔氏,既孕遣行,今不知尚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