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ìng luán ]1.南朝 宋 范泰《鸾鸟》诗序:“昔 罽宾王 结罝 峻卯 之山,获一鸞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饗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鸞覩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絶。”后常以“镜鸞”比喻分离之夫妻。宋 卢祖皋《谒金门》词:“釵凤镜鸞谁问,想见粉香啼损。”明 陆采《千金记·佳音》:“一从那日镜鸞分,杳无音信。”2.指镜子。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到如今翠减双眉,羞见这鬢边霜将镜鸞对。”
[ jìng miàn ]1.镜子的表面。2.即鐴。3.湖南出产的以稻谷为原料酿造的一种酒名。
[ jìng náng ]盛镜子和其他梳妆用具的袋子。
[ jìng piàn ]光学仪器或眼镜等上的透镜。
[ jìng píng ]1.框立在地上的镜子。2.镜背后的衬物。
[ jìng qīng ]1.镜面洁净。2.比喻清明太平。
[ jìng shí ]光滑晶莹能反映人、物形象的石头。
[ jìng shuǐ ]1.平静明净的水。2.指镜湖。
[ jìng tīng ]占卜法之一。于除夕或岁首,怀镜胸前,出门听人言,以占吉凶休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