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àn qiū ]指 浙江 乐清 雁荡山 的 龙湫。
[ yàn lái hóng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卵圆形,叶子表面黄色、红色相错杂,秋天开花,黄绿色。
[ yàn liè ]像雁行一样地排列。形容排列齐整。
[ yàn líng dāo ]1.亦作“鴈翎刀”。2.短刀名。 元 张宪 《我有》诗之二:“我有鴈翎刀,寒光耀冰雪。”《水浒传》第三回:“﹝ 史进 ﹞跨一口铜鈸磐口雁翎刀,背上包裹,提了朴刀,辞别 朱武 等三人。” 李天焕 《气壮山河》:“他的警卫员握着一口寒光闪闪的雁翎刀,站在他的背后。”
[ yàn líng duì ]抗 日 战争时期活动在 河北省 白洋淀 地区的一支著名的水上游击队。
[ yàn líng zhèn ]横列展开的阵形。
[ yàn luò shā tān ]唢呐曲。起源于 陕西 民间。以双唢呐模拟群雁飞鸣而下的情景,曲调悲壮。
[ yàn mén jì ]指高僧所写之诗。 唐 鲍溶 《酬江公见寄》:“曾答 雁门 偈,为怜同社人。多惭 惠休 句,偕得此阳春。”参见“ 雁门僧 ”。
[ yáng yàn ]亦作“阳鴈”。大雁。语本《书·禹贡》:“彭蠡 既猪,阳鸟攸居。”孔 传:“随阳之鸟,鸿鴈之属。”唐 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鸟宿随阳雁,鱼藏缩项鯿。”宋 梅尧臣《寄送谢师厚馀姚宰》诗:“君南我赴北,日见阳鴈度。”清 姚鼐《九日渡湘水》诗:“凉风送阳鴈,空景弔阴蚪。”
[ yàn mén shān ]1.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山名。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2.山名。在今江苏南京附近。
[ yàn mò xiān pēng ]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 yàn nán yàn běi ]比喻两地分离。
[ yàn niáng ]1.同“雁孃”。2.膏神名。
[ yàn nú ]1.亦作“鴈奴”。雁群夜宿沙渚时,在周围专司警戒,遇敌即鸣的雁。 宋 陆游 《古意》诗之二:“寧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 钱仲联 校注:“ 曾慥 《类説》卷五四引《玉堂閒话》:‘鴈宿於江湖沙渚中,动计千百。尤者居中,令鴈奴围而警採捕者。’” 清 金农 《秋雨》诗:“昼分木客吟,夜同鴈奴警。” 陈毅 《感事》诗:“为羣荣雁奴,作倀耻鹤媒。”2.泛指雁。 宋 汪元量 《杭州杂和林石田》:“江春蛟妾舞,塞煖雁奴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