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ī dùn ]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积累了很多财物。陶朱,即春秋时范蠡,助越灭吴后,离开越国,隐居在陶,以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
[ wán dùn ]犹顽钝。圆滑无骨气。顿,通“钝”。
[ tuí dùn ]衰疲委顿。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焦仲卿诗》有数病:大略繁絮不能举要,病一;粗丑不能出词,病二;頽顿不能整格,病三。”
[ xíng dùn ]驻扎。《梁书·曹景宗传》:“﹝ 高祖 ﹞復帅众前驱至 南州 ,领马步军取 建康 ……是日选精骑一千至 江寧 行顿。”
[ chuí xīn dùn zú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同“椎胸顿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
[ chuí yīng dùn zú ]形容人悲痛、悔恨等时的情状。同“椎胸顿足”。
[ yī dùn ]1.一停;稍微休息。2.表数量。用于吃饭、打骂、说话等,犹言一次,一回。3.一起;一下子。
[ zhěng dùn ]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队形。~文风。~基层组织。
[ zhū dùn ]春秋 时富豪 陶朱公 和 猗顿 的并称。
[ zhì dùn ]1.失足跌倒。2.指倒毙。3.谓处境困难。4.挫辱。
[ zhōng dùn ]途中饮食的处所。《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突厥 比数为寇,良以 马邑 为之中顿故也。”胡三省 注:“中顿者,谓中道有城有粮,可以顿食也。置食之所曰顿,唐 人多言置顿。”《宋史·礼志十七》:“﹝巡幸之制﹞中顿侍食,百官就宿顿迎驾讫,先发,或道涂隘远,则免迎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