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n xiāng ]1.佛教语。犹言一瓣香。2.师承;敬仰。3.喻崇敬的心意。
[ huā xiāng niǎo yǔ ]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 jī shé xiāng ]即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 汉 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 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明 陈汝元《金莲记·接武》:“御杯共醉龙头榜,春雪同含鸡舌香。”亦省作“鸡香”、“鸡舌”。唐 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 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暂逐虎牙临故絳,远含鸡舌过新年。”元 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鸡舌遥闻韵,猩脣厌授餐。”《天雨花》第四回:“愿为鸡舌噙於口,常作灵臺贮在心。”
[ jiǎn fó shāo xiāng ]比喻看人行事或待人有厚薄。
[ líng líng xiāng ]见“铃子香”。
[ liè xiāng ]清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宫》:“郭生,京都人。年二十餘,仪容修美。一日,薄暮,有老嫗貽尊酒。怪其无因。嫗笑曰:‘无须问;但饮之,自有佳境。’遂逕去。揭尊微嗅,冽香四射,遂饮之。”
[ mài lǚ fēn xiāng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měi rén xiāng cǎo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mù xiāng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粗壮,密被白色短毛。根肥大、肉质,有香气,可入药,有健胃、开胃、行气、止痛等作用。
[ nào xiāng ]闷香。一种熏人能使之昏迷的香。
[ hái xiāng le yuàn ]见“还香愿”。
[ hái xiāng yuàn ]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许下的烧香心愿。
[ huò xiāng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可提取芳香油,入药有发汗解表、健胃止呕等作用。
[ hán xiāng ]清冽的香气,形容梅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