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ò xǔ ]没有明白表示同意,但是暗示已经许可:他不说话,就是~了。
[ mò yǔ ]1.沉默或言说。语出《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后汉书·仲长统传》:“统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行藏可共,默语亦同。”2.比喻隐显。
[ mò yù ]暗中寄托。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夫此辈皆忠诚许国之人,即日用之犹恨其晚,然必待徊翔二三年者,正以默寓三年无改之道也。”明 沉榜《宛署杂记·马政》:“莫若於点验之中,默寓激劝之意。”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公言上》:“褒贬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
[ mò yùn ]暗中运行。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神功默运,丑类虽既遁而復擒;天賚宠颁,臣子获记功而宥过。”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羣才之振奋,默运於九重之精神。”严复《救亡决论》:“然则 圣祖 之精神默运,直至二百年而遥。”
[ mò zhào ]静默观照。明 唐顺之《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先生之学无所不窥,不名一家。中岁始好养生家言,自是,絶去文字,收歛耳目,澄虑默照。如是者若干年,而卒未之有得也。”
[ mò zhuǎn qián yí ]指暗中转换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