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wǔ ]1.文才和武艺:~双全。2.文治和武功:~并用,垂拱而治。3.文臣和武将:满朝~。
[ wén wǔ bān ]封建皇朝文武百官上朝时排列的班次。
[ wén wǔ chāi shì ]比喻明劫暗偷。
[ wén wǔ huǒ ]用于烧煮的文火与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
[ wén wǔ quán cái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wén wǔ ]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郊庙祭祀。
[ wén wù ]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出土~。革命~。
[ wén wù shēng míng ]指礼乐典章制度。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宋 苏轼《永裕陵十二月旦表本》:“文物声明,但覩乘时之迹;昆虫草木,孰知成岁之功。”宋 叶适《上张安抚书》:“文物声明,沾渍已久;山川风土,夷险不除。”严复《论世变之亟》:“盖自高顙深目之伦,杂处此结衽编髮之中,则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
[ wén xī ]身披彩绣以备宰杀供祭祀用的牛。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后用以喻仕宦虽享厚禄,终必罹祸。
[ wén xí ]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 wén xì ]以唱功或做功为主的戏(区别于“武戏”)。
[ wén xì ]1.指文吏之法。2.指《易》之《文言》、《繫辞》,传为孔子所作。
[ wén xiàn tōng kǎo ]史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撰。记述上古到宋宁宗时典章制度的沿革,而以宋制为最详。全书三百四十八卷,分二十四门类。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