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dōng xī xī ]泛指各种物品。
[ dōng dū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 代指 商丘,在 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东都,以会王之东蒐。”杨伯峻 注:“相土,殷商 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 即位,居 商丘。’则,相土 之 东都 为今 河南 商丘县。”一说指 帝丘(今 河南省 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 指 洛邑,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西。在 镐京 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诸侯城 成周,以为 东都,崇 文 德焉。”(3)东汉 都 洛阳,在 西汉 京都 长安 之东。汉 班固 有《东都赋》。(4)隋唐 时指 洛阳。时京都在 长安。《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 东都 还京师。”《新唐书·高宗纪》:“﹝ 显庆 二年十二月﹞丁卯,以 洛阳宫 为 东都。”(5)南唐 指 广陵,在 建康 之东。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宋 陆游《南唐书·烈祖纪》:“﹝ 昇 元 元年﹞以 建康 为 西都,广陵 为 东都。”(6)元 代指 大梁。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清 侯方域《定鼎说》:“胜国有三都焉:冬春居 大都、东都 …… 东都 者,大梁 也。”2.代指 东汉。唐 韩愈《荐士》诗:“五言出 汉 时,苏 李 首更号。东都 渐瀰漫,派别百川导。”明 宋濂《张侍讲<翠屏集>序》:“文之难言久矣。周 秦 以前,固无庸议。下此唯 汉 为近古,至於 东都 则渐趋於綺靡。”3.长安 东都门 的省称。汉 疏广 与侄 受 同时退隐,满朝百官祖饯于 东都门 外,后以“东都”谓致仕或饯别之地。《南齐书·徐孝嗣传》:“世祖 问 俭 曰:‘谁可继卿者?’俭 曰:‘臣 东都 之日,其在 徐孝嗣 乎!’”《文选·江淹<别赋>》:“帐饮 东都,送客 金谷。”李善 注引 苏林 曰:“长安 东都门 也。”参见“东都门”。
[ dōng dōu mén ]汉 代 长安 城东门之一,即 宣平门。
[ dōng dù ]1.渡向东岸。《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欲东渡 乌江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户十餘万皆东渡 江 。”2.特指东去 日本 。 鲁迅 《书信集·致蒋抑卮》:“闻 素民 已东渡。”
[ dōng fān xī dǎo ]同“东寻西觅”。《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罎。”
[ dōng fān ]1.东方的藩国。2.东方州郡的泛称。
[ dōng fāng ]1.太阳升起的那个大方向;面朝北时的右方。2.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3.具有东方特点的事物(如民族、文艺或风俗)4.--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 dōng fāng bù liàng xī fāng liàng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 dōng fāng huì lǐ yín háng ]见“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 dōng fāng qiān qí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骑:旧时读jì)。
[ dōng fāng rén ]东方国家的人。亦专指 亚洲 人。
[ dōng fāng rì tou yī dà duī ]见“东山日头一大堆”。
[ dōng fāng sān dà ]指 泰山、东海、孔林。
[ dōng fāng shēng ]指 汉 东方朔。
[ dōng fāng shèng rén ]古代对 中国 德才最高人物的誉称。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所指对象各异。
[ dōng fāng sù ]羊蹄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 dōng fāng tú shū guǎn ]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图书馆。1924年建立于上海。以1909年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设立的图书资料室涵芬楼为基础,广事搜购中外图书,藏书达四十六万余册。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