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án jù ]专供玩儿的东西:儿童~。电动~。益智~。
[ tóng miàn jù ]古代将士出征时常戴之以作防护和威慑敌人的铜制面具。
[ xíng jù ]用来逼问口供或执行刑罚的器具,如夹棍、老虎凳、绞架等。
[ xiào jù ]笑柄,笑料。亦指取笑、嘲弄的对象。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青州 王大夫 尝守 舒 丹 二州,为诗极鄙俚,每投献当路,得之者留以为笑具。”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越情·不校侮嫚》:“景融 大怒曰:‘家兄为三辅刺史,今乃成天下笑具。’”《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到了 天顺 六年,鲜于同 五十七岁,鬢髮都苍然了,兀自挤在后生家队里,谈文讲艺,娓娓不倦。那些后生见了他,或以为怪物,望而避之;或以为笑具,就而戏之。”
[ yóu jù ]供游戏娱乐用的器具。如棋子、棋枰、骰子之类。
[ yǔ jù ]防雨的用具,如雨伞、雨衣、雨鞋等。
[ tián jù ]填写具呈。《新华月报》1950年第8期:“凡拟进行某项发掘工作(指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的发掘)之团体,应依下列各项,填具表格,备文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
[ wán jù ]玩具。顽,通“ 玩 ”。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至于髮繫蜻蜓,綫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 xìn jù ]佛教禅宗传法,授衣钵以为凭信,因称衣钵为信具。
[ yān jù ]吸烟的用具,如烟嘴、烟盒、烟灰缸等。
[ yán jù ]即妆具。盛梳妆用品的器具。避 汉明帝 刘庄 讳改。
[ yáng jù ]男性生殖器。《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吕不韦 以桐木为车轮,使 嫪毐 以其阳具穿于桐轮之中,轮转而具不伤,市人皆掩口大笑。”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梨花》:“﹝ 介夫 ﹞见一女子出船边,立而溺,虽隔两船,而月光朗映,阳具仿佛甚伟。审諦女子,则 梨花 也,心窃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