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ān cè ]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凡係吃烟的人,都要抽他的吃烟税,给他註了烟册。”
[ yí cè ]1.指前人所遗下的谋策。2.古代的典籍。3.帝王临终前的册书。犹遗诏。
[ yáo cè ]即玉册。古代帝王祭祀或册封皇后、皇太子时所用的简册。
[ zàn cè ]亦作“赞策”。谓协助册立天子或太子。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二:“上自撰墓碑,题其额曰:两朝顾命定册元勋之碑。明年,曾侍中 薨,上题其墓碑额曰:两朝顾命赞册亚勋之碑。”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止斋陈氏》:“嘉王 之立,止斋 以旧学亦有赞策功。”《宋史·后妃传上·仁宗曹皇后》:“迨入为嗣子,赞策居多。”参见“定策”。
[ zhào cè ]皇帝的文告。《周书·王褒传》:“凡大詔册,皆令 褒 具草。”唐 元稹《梦游春七十韵》:“詔册冠贤良,諫垣陈好恶。”宋 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真宗 即位之次年,赐 李继迁 姓名,而復进封 西平王。时 宋湜、宋白、苏易简、张洎 在翰林,俾草詔册,皆不称旨。”
[ xiǎo cè zi ]通常是平装本出版物,其页数不多。
[ yú lín tú cè ]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 时 婺州 等地即曾编造。明 洪武 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 清 光绪 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宋 楼钥《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熙寧 ……自有保甲法,鱼鳞簿是也。”《明史·食货志一》:“洪武 二十年,命国子生 武淳 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清史稿·食货志一》:“寻又丈放 凤凰、岫巖、安东 苇塘约十餘万亩,按地编号,具鱼鳞图册,事在 光绪 末年。”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张士诚 从起兵到败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 zhàng cè ]即帐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便向 德泉 要了帐册来,对了几篇,不觉晚了。”
[ zhèng cè ]1.旧时户口册的一种。清朝地方官府编造户口册,分正册、另册两种,好人编入正册,坏人编入另册。2.旧时人名册的一种。根据地位高低等标准,分别把人名编入正册、副册。
[ zhú cè ]册封大臣时所用的竹简。《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明宗 封 殷 楚国王,有司言无封国王礼,请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书右丞 李序 持节以竹册封之。”清 叶廷琯《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若 范成大 箸《驂鸞録》已在 乾道 九年,而所记 袁州 孚忠庙 加封司徒竹册称 宝大 元年,尚谓是 杨吴 年号。”
[ zhāo cè ]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审、秋审,先期细览招册。”清 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审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两造口供。按《汉书·外戚传》,宣帝 即位,寻求外家,求得 王媪,媪有供词一段,歷言 翁须 嫁 刘仲卿 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 王奂 在狱中杀 刘兴祖 事,皆琐屑详尽,而古雅可诵,是当时之招册矣。”
[ zhù cè ]1.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商标。新生报到~从9月1日开始。2.指计算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取得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认可。
[ zhù cè ]《书·洛诰》:“王命作册,逸 祝册。”孔颖达 疏:“王命有司作策书,乃使史官名 逸 者祝读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