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ī dà lín gé lè ]见〔伏尔加格勒〕
[ sī dà lín gé lè zhàn yì ]苏联卫国战争中一次决定性战役。1942年7月,法西斯德国集中大批兵力,企图占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经过160天的顽强战斗,歼敌33万余人,取得战役胜利。此战成为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yāo lè ]强迫;逼勒。唐 李山甫《牡丹》诗:“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臺。”宋 司马光《乞趁时收籴常平斛斗白札子》:“凶岁穀贵伤民,故官中比在市减价出糶,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糴,物价常平,公私两利。”宋 黄庭坚《采桑子·赠黄中行》词:“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箇里声催,铁树枝头花也开。”
[ tiáo lè ]马嚼子或缰绳上的装饰品。用金铜制成。
[ xián lè ]1.马嚼口和马络头。2.法纪。3.控制;限制。
[ yì lè ]1.强逼;压制。宋 范仲淹《奉乞罢陕西近里州军营田》:“官吏不能体朝廷之意,将远年瘠薄无人请佃逃田,抑勒近邻人户分种,或令送纳租课。”元 曾瑞《哨遍·麈腰》套曲:“望得些风流意,拘鈐寂寞,抑勒孤悽。”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据无上之威权,施非理之抑勒。”2.勒索;克扣。宋 苏轼《论给田募役状》:“委是良田,方得收买。如官价低小,即听卖与其餘人户,不得抑勒。”《明史·外国传四·琉球》:“时贡使所携土物,与 闽 人互市者,为奸商抑勒,有司又从而侵削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其给纳常钱,有所抑勒,令提举司觉察,奏劾。”
[ xuán yá lè mǎ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 yuē lè ]犹约束。《公羊传·宣公六年》“然而宫中甲鼓而起”汉 何休 注:“约勒闻鼓声当起杀 盾。”《南史·孝义传·张进之》:“时劫掠充斥,每入村抄暴。至 进之 门,輒相约勒不得侵犯,其信义所感如此。”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主司失意》:“窃以常年主司亲属尽得就试,某敕下后,榜示南院,外内亲族具有约勒,并请不下文书,敛怨之语,日已盈庭。”
[ xiē lè hǔ zǐ ]方言。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当代》1981年第3期:“党风有所好转,但群众来信批评他们拍的都是些小‘苍蝇’,说他们不敢碰‘蝎勒虎子’。”参见“蝎虎”。
[ zhěng lè ]操练。《后汉书·郭伋传》:“伋 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三国志·蜀志·姜维传》:“更整勒戎马。”《资治通鉴·唐肃宗乾元二年》:“惟 李光弼、王思礼 整勒部伍,全军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