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台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léng tái ]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 léng zhuī tái ]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锥臺”。简称棱台。
[ kūn tái ]1.相传 昆仑山 顶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皆为神仙居处。因以“崑臺”、“崑府”代指神仙所居之地。宋 张元干《醉蓬莱·寿》词:“满腹经纶,回天议论,崑臺 仙裔。”2.汉 时少府的属官名。执掌 甘泉宫 事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 甘泉 居室为昆臺。”3.传说 黄帝 登仙处。晋 王嘉《拾遗记·轩辕黄帝》:“薰风至,真人集,﹝ 轩辕 ﹞乃厌世於 昆臺 之上,留其冠、剑、佩、舄焉。昆臺 者,鼎湖 之极峻处也,立馆於其下。”唐 无名氏《仙传拾遗·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 甘需 臣事之,为王述 昆臺 登仙之事。”
[ lín tái ]麟台。
[ lín tái ]1.唐 代官署名。唐 武后 改秘书省为“麟臺”。唐 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大父讳 秀,武后 时,以文材徵为麟臺正字。”唐 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世家标甲地,官职滞麟臺。”宋 王溥《唐会要·秘书省》:“光宅 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臺。”2.麒麟阁 的别称。唐 颜真卿《裴将军诗》:“功成报天子,可以画 麟臺。”《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効节望龙庭,麟臺 早有名。”宋 李九龄《代边将》诗:“据鞍遥指 长安 路,须刻 麟臺 第一功。”参见“麒麟阁”。
[ lín tái jiān ]唐 代官职名。
[ liàng yīng tái ]元 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南海子》:“城南二十里,有囿,曰 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海中殿,瓦为之……殿傍 晾鹰臺,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而煦之也。”清 吴家骐《圣驾南苑大阅恭纪》诗:“虎旅自諳《司马法》,鵷班齐侍 晾鹰臺。”《新民晚报》1987.8.13:“南苑,即 南海子,自 元 代起就是皇家围猎和演习武事的场所。清 初皇帝每年五月都要驾幸 南海子,登上 晾鹰台,观看赛马和斗虎,仪式十分隆重。”
[ líng yún tái ]台名。三国 魏文帝 所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二年﹞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 凌云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千秋门 内御道北有 西游园,园中有 凌云臺,即是 魏文帝 所筑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凌云臺 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錙銖相负揭。臺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 lù tái ]晒台。
[ lù tái dì zǐ ]宋 元 时称民间剧团的艺人。与官府的教坊钧容直相对而言。
[ lù tái zhī chǎn ]典出《史记·孝文本纪》:“﹝ 汉文帝 ﹞尝欲作露臺,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臺为!’”后用“露臺之产”指百金之资或为数不小的钱财。《梁书·贺琛传》:“今之燕喜,相竞夸豪,积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绣,露臺之产,不周一燕之资,而宾主之间,裁取满腹,未及下堂,已同臭腐。”《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十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露臺之产,谓百金也。”
[ míng tái ]1.传说为 黄帝 听政之所。《管子·桓公问》:“黄帝 立明臺之议者,上观於贤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轩辕 有明臺之议,放勋 有衢室之问,皆所以广询於下也。”2.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思政明臺,访道宣室。”张铣 注:“明臺,明堂也。天子布政之宫。”唐 武则天《唐大享拜洛乐章·昭和》:“奉成先旨,明臺毕功。”清 杜濬《后快哉行》:“明臺悬镜光熊熊,贼智焉能廋某某。”参见“明堂”。3.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明 无名氏《赠书记·侠妓极刑》:“匪欺,望明臺鉴察真虚。”
[ mǎ tái ]旧时高门大户前供上下马的石台。
[ nào tái ]开台锣鼓。
[ niè tái ]明清时按察使的别称。
[ guì tái ]商店营业用的装置,式样像柜而长,用木料、金属或玻璃板制成。
[ jiǔ tái ]1.放酒器的承盘。2.可供宴饮的亭台。
[ jìn tái ]犹台省。指禁中尚书台等官署。亦为中央级官府的统称。
[ jìn tái ]乒乓球运动谓接近身前的台面。
[ jiào tái ]即醮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