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uàng dòng yǔ zú ]又称“黔台语族”或“侗台语族”。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主要分布在 中国 和 越南、老挝、泰国、缅甸 等国境内。国内的壮侗语族语言分三个语支: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在国外,属于这个语族的语言主要有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
[ zhuàng fā ]1.额前丛生突下之发。《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宫(曹宫)读书已,曰:‘果也,欲姊弟擅天下!我儿男也,额上有壮髮,类 孝元皇帝。’”颜师古 注:“壮髮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圭头者是也。”明 陶宗仪《辍耕录·巾帻考》:“蔡邕《独断》曰:‘汉元帝 额有壮髮,不欲人见,故加巾幘以包之也。’”2.谓成年人的头发,引申指壮盛时期。唐 王昌龄《途中作》诗:“羇旅悲壮髮,别离念征衣。”
[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 zhuàng fū ]1.豪壮之士,豪杰。汉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唐 唐彦谦《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作》诗:“报国捐躯实壮夫,楚 囚垂欲復神都。”《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清 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沉砺《偶成》诗:“壮夫事业将何有,竖子功名不足多。”2.成年人;壮健的人。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年后,我为壮夫君白首。”宋 苏轼《书杭州上执政书》之一:“譬如衰羸久病之人,平时仅自支持,更遭风寒暑热之变,便自委顿。仁人君子,当意外将护,未可以壮夫常理期也。”陈衍《辽诗纪事·张元》:“乃礱大石刻诗其上,使壮夫拽之于通衢,三人从后哭之,欲以鼓动二帅。”
[ zhuàng gōng ]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没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 zhuàng guān ]1.雄伟的景象:这大自然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2.景象雄伟: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 zhuàng hàn ]1.勇壮强悍。2.指勇壮强悍的人。
[ zhuàng huái ]豪放的胸怀;壮志:仰天长啸,~激烈。
[ zhuàng jiǎo ]壮健;壮美。宋 欧阳修《本论》中:“今八尺之夫,被甲荷戟,勇盖三军,然而见佛则拜,闻佛之説,则有畏慕之诚者。何也?彼诚壮佼,其中心茫然无所守而然也。”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岁辛卯,相见 苏州,怪其消瘦,不类平时壮佼。”郭沫若《董老行》:“矍鑠精神尚少年,昂藏气宇尤壮佼。”
[ zhuàng jié ]壮烈的节操。《后汉书·独行传·戴就》:“﹝ 薛安 ﹞收 就 於 钱唐县 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安 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表其言辞,解释郡事。”《三国志·魏志·吕布臧洪传论》:“陈登、臧洪 并有雄心壮节,登 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 以兵弱敌彊,烈志不立,惜哉!”唐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设使 陵 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心赏延於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宋 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丸泥封 函关,长缨繫 南越。”清 顾炎武《高渐离击筑》诗:“壮节悲迟暮,羈魂迫固穷。”
[ zhuàng jǐn ]壮族妇女编织的手工艺品。色彩绚丽,纹样精美。主要用来制作民族服装。
[ zhuàng jǔ ]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史无前例的~。
[ zhuàng jù ]1.气势雄壮的舞台剧,喻壮观的事物或场面。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凡百年来种种之壮剧,岂有他哉……英雄哉当如是也。”茅盾《虹》十:“时代的壮剧,就要在这东方的 巴黎 开演。”巴金《神鬼人·鬼》:“我站在岸边,望着前面海跟风搏斗的壮剧。”2.亦称“壮戏”。壮族戏曲剧种。按流行地区可分为 广西 壮剧与 云南 壮剧。由壮族山歌、说唱发展而成。
[ zhuàng kuò ]1.雄壮而宽广:波澜~。2.宏伟;宏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