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à gǔn ]1.同“夏鮌”。2.即鲧。传说为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禹之父。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
[ xià hóu jì yī ]帘的异称。《南史·夏侯亶传》:“﹝ 亶 ﹞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每有客,常隔帘奏之,时谓帘为 夏侯 妓衣。”
[ xià hòu shì ]指禹建立的夏王朝。也称夏后或夏氏。
[ xià huáng gōng ]商山 四皓之一。
[ xià huáng ]美玉名。相传为 夏后氏 的珍宝,故名。璜,半璧形的玉。《左传·定公四年》:“夏后氏 之璜。”孔颖达 疏:“夏后氏 所传宝,歷代传之,知美玉名也。”《意林》卷三引 汉 桓谭《新论》:“此乃国之大宝,亦无价矣,虽积 和 璧、累 夏 璜、囊 隋侯、篋夜光,未足喻也。”
[ xià jī ]鸟名。鵯鵊的别称。也叫催明鸟。
[ xià jiā ]指 夏 朝。《左传·襄公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 夏 家。”杜预 注:“羿 以好武,虽有 夏 家而不能恢大之。”唐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耒耜兴 姬国,輴欙建 夏 家。”
[ xià jiāng chéng ]南唐 夏宝松 之别号。
[ xià jié ]夏 朝末代君王。名 履癸。暴虐荒淫。
[ xià jǐng ]1.夏日;夏昼。2.夏天的景色。3.夏天的日光。
[ xià kè ]1.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为文,谓之“夏课”。其间所作诗文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夏课。”唐韩偓《夏课成感怀》诗:“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下》:“执业以出,谓之夏课。”自注:“亦作秋卷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卢司空钧,为郎官守衢州。有进士贄謁,公开卷閲其文十餘篇,皆公所制也。语曰:‘君何许得此文?’对曰:‘某苦心夏课所为。’”2.泛指举业。
[ xià là ]僧人出家的年数。僧人以七月十六日为岁首,七月十五日为除夕;出家后,以夏腊计算年岁,犹常人称年龄为春秋。唐 贾岛《寄无得头陀》诗:“夏腊今应三十餘,不离树下塚间居。”唐 李俨《道因法师碑》:“法师夏腊虽幼,业行攸高,独於众中,迥见推挹。”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清塞》:“时夏腊已高,荣望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