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ǐn shān zhěn gē ]表示时刻不忘报仇。同“寝苫枕干”。
[ qǐn shān zhěn tǔ ]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 qǐn shàn ]亦作“寝饍”。寝食。唐 李商隐《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伏惟慎安寝膳,勉护兴居。”《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以灾异屡见,舍仗卫,如 天兴宫。百官上表,劝復寝膳。”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伏望皇帝陛下,安和寝饍,惠养疲羸。”
[ qǐn shéng ]躺卧时身直如绳。亦喻行事依照准则不逾矩。
[ qǐn shí ]睡觉和吃饭,泛指日常生活:~不安。
[ qǐn shí bù ān ]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 qǐn shuāi ]逐渐衰减。寝,通“寖”。
[ qǐn sì ]卧着的独角犀。常画于帝王车轮上以壮威。
[ qǐn táng ]1.帝王陵墓的正殿。2.泛指房舍居室。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段成式》:“寺中弥勒殿,齐公寝堂也。”明唐顺之《葛母传》:“已而从容菴徙於扬,则又助容菴构新居。其经理视凤阳时尤勤,不踰时,而寝堂言言,遂如故家。”
[ qǐn tíng ]1.路寝外的庭院。《左传·成公六年》:“韩献子 将新中军,且为僕大夫。公揖而入,献子 从。公立於寝庭。”杨伯峻 注:“寝庭,路寝外庭院。”2.指帝王卧室外的庭院。《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卫士 崔卿、刁文懿 惮於行役,冀上惊而止,乃夜射行宫,矢及寝庭者五;皆以大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