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帽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xí mào lí shēn ]宋 李巽 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 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 李巽 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跡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閭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 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 yà guāng mào ]见“砑绢帽”。
[ yà juàn mào ]用砑光绢制成的舞帽。唐 南卓《羯鼓录》:“璡 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於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落。”亦称“砑光帽”。宋 苏轼《记谢中舍诗》跋:“徐州 倅 李陶,有子年十七八,素不甚作诗,忽咏《落梅》诗云:‘流水难穷目,斜阳易断肠,谁同砑光帽,一曲《舞山香》。’”
[ yīng mào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 yǔ mào ]两旁有翅的官帽。
[ yǔ jīn fēng mào ]遮蔽风雨的头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 tài yáng mào ]遮阳帽。
[ yā shé mào ]帽顶的前部和月牙形帽檐扣在一起略呈鸭嘴状的帽子。
[ yā shì mào ]即鸭舌帽。 郭小川 《雪兆丰年》诗:“披上大衣,戴上鸭式帽。”参见“ 鸭舌帽 ”。
[ xuě mào ]1.一种挡风雪的帽子。2.比喻积雪的山顶。
[ zào mào ]亦作“皁帽”。黑色帽子。
[ zhì fú mào ]制帽。
[ zhì mào ]军人、干部、学生等戴的有规定式样的帽子。
[ zhāi mào ]1.脱下帽子。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西礼俗之异点》:“﹝ 法国 ﹞皇帝见众人之摘帽,亦以手掀其帽,为答礼然。”2.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花城》1981年第5期:“那个老牧主早就摘帽了。”
[ chóng yáng luò mào ]《晋书·孟嘉传》:“﹝ 孟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温 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 zhǎo lā mào ]明 代皇子戴的一种帽子。
[ zhān mào ]毡制的帽子。
[ zhē yáng mào ]用来遮挡阳光的帽子,一般帽檐较宽。
[ zōng mào ]毡帽。
[ zuì mào ]醉汉的帽子。宋 陆游《梅花绝句》之十:“今年真负此花时,醉帽何曾插一枝。”宋 陈亮《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卖花声断 蓝桥 暮,记吟鞭醉帽曾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