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īng tiān lì ]宋 代历法名。宋 初沿用 周 显德 制的《钦天历》,因推验有误,乃于 建隆 二年五月,诏令司天少监 王处讷 等另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定名《应天历》。其历分夜为五更,每更分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更点之法自此始。参阅《宋史·律历志一、二、三》及《方技传上·王处讷传》。
[ yīng tiān sān jué ]1.唐僖宗年间,孙位在成都应天寺左壁画坐天王及其部从鬼神像。后蜀景焕又在右壁画天王像,与之相对。当时的词人欧阳炯为此作长歌,僧梦归草书此歌于壁。因画﹑诗﹑书法三者俱佳,时人称之"应天三絶"。参阅宋郭若虚《图书见闻志.应天三绝》。
[ yīng tiān shū yuàn ]宋 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真宗 大中祥符 二年,曹诚 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 曾讲学于此。商丘 旧名 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 yìng tiān shùn mín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民心。
[ yìng tiān shùn rén ]应:适应,适合。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 yìng tiáo ]1.谓所犯合乎禁令。《汉书·翟方进传》:“河平 中,方进 转为博士。数年,迁 朔方 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輒举,甚有威名。”杨树达《<汉书>窥管》卷九:“苏舆 曰:应条谓应科条,吏有无状如科条所禁者,察出輒举奏也…… 树达 按:条谓詔条,所谓六条者也。”2.蛴螬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蛴螬》。
[ yìng tú ]1.应合图谶。2.符合画像。
[ yìng wáng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王粲 的并称。
[ yìng wéi ]古代礼仪。口应“唯”声,表示遵从。多用于对尊长。
[ yìng wù ]1.处理政务。2.应酬事务。
[ yìng wù ]1.顺应事物。2.犹言待人接物。
[ yīng xián ]1.见“应弦而倒”。2.应合琴音。
[ yìng xián ér dǎo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 yìng xiàn ]佛教语。谓佛、菩萨应众生机缘而现身。
[ yìng xīn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晋张华《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唐方干《嘉兴县内池阁》诗:“指画应心成,周迴气象清。”2.符合心意,称心。
[ yìng xīng ]1.岁星之别名。2.应验星象。旧时星占谓星象与人的生死荣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