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 tuì ]犹廉让。谦让。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序》:“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閭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北史·高允传》:“是时贵臣之门,并罗列显官,而 允 子弟,皆无官爵,其廉退若此。”宋 苏轼《送周正孺知东川》诗:“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 lián wán lì nuò ]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 lián wéi ]谓清廉的操守。语出《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清 顾炎武《赠林处士古度》诗:“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临财但苟得,不復知廉维。”
[ lián wèn ]察访查问。廉,通“覝”。《史记·秦始皇本纪》:“诸生在 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金史·宗雄传》:“朝廷遣使廉问,事难周悉。”《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九年》:“辽 遣五使廉问四方鰥寡孤独及贫乏失职者賑之。”
[ lián xuǎn ]即察举。汉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廉,通“覝”。《后汉书·顺帝纪》:“闰月丁亥,令诸以詔除为郎,年四十以上课试如孝廉科者,得参廉选,岁举一人。”详“察举”。
[ lián yì ]廉洁而有节操。《北史·魏纪三·高祖孝文帝》:“戊辰,济 河。詔 洛、怀、并、肆 所过四州,赐高年爵,恤鰥寡孤独各有差;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 lián yǒng ]1.廉洁而果敢。《逸周书·官人》:“人多隐其情饰其伪,以攻其名。有隐於仁贤者,有隐於智理者,有隐於文艺者,有隐於廉勇者,有隐於交友者。如此,不可不察也。”汉 王符《潜夫论·赞学》:“夫此四子者,耳目聪明,忠信廉勇,未必无儔也。”2.犹进退。《北史·魏收传》:“子建 每曰:‘棊於廉勇之际,得之深矣。且吾未为时用,博弈可也。’及一临边事,凡经五年,未曾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