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弃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ì wén cún zhì ]指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 qì wén jiù wǔ ]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 qì wò ]弃世高卧。谓隐居。
[ qì wù ]1.被丢弃之物;废物。《老子》:“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唐 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茶具》:“凡製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2.比喻没用之人。清 昭槤《啸亭续录·刘文清语》:“乾隆 末,和相 当权,最尚奢华……其衣冠敝陋、悃幅无华者,人皆视为弃物。”
[ qì xí ]《淮南子·说山训》:“文公 弃荏席,后霉黑,咎犯 辞归。”后因以“弃席”比喻被抛弃的功臣。
[ qì xǐ ]扔掉鞋子。比喻轻视。语出《孟子·尽心上》:“舜 视弃天下,犹弃敝蹝。”朱熹 集注:“蹝,草履也。”《广韵·去寘》“屣”下引《孟子》:“舜 去天下如脱敝屣。”元 袁易《寄吴中诸友·汤师言》诗:“卓行拘常调,微官更数移。君怀同弃屣,吾道叹如丝。”
[ qì xiá ]不追究缺点过失。
[ qì xiá lù yòng ]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三国 吴 陆瑁《与暨艳书》:“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 漢高 棄瑕録用之時也。”南朝 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唐 陆贽《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舍己從人,故能通天下之志;棄瑕録用,故能盡天下之才。”清 蒋士铨《桂林霜·闺诚》:“朝廷赦以不死,又復棄瑕録用,使之專閫。”亦作“棄瑕取用”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三国志·吴志·朱据传》:“據 以爲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
[ qì xiá qǔ yòng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 qì xiá wàng guò ]指不追究缺点和过错。
[ qì xián ]嫌弃,厌恶。
[ qì xié ]舍弃邪说。
[ qì xié cóng zhèng ]指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 qì xié guī zhèng ]不再干坏事,走上正路。
[ qì xìn ]失信;违背信义。《左传·成公六年》:“説 欲袭 卫 …… 伯宗 曰:‘不可。卫 唯信 晋,故师在其郊而不设备,若袭之,是弃信也。’”《史记·刺客列传》:“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宋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贼虽蚁聚,而弃信残酷,驱胁远来,下莫顺听。”
[ qì xíng gǎi yè ]抛弃原来职业,改从新的职业。
[ qì yán ]1.背弃诺言。《左传·宣公十五年》:“楚 师将去 宋,申犀 稽首於王之马前曰:‘毋畏 知死,而不敢废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答。”杜预 注:“﹝ 楚王 ﹞未服 宋 而去,故曰弃言。”2.已经废弃之言。《新唐书·黎干传》:“盖 玄 所説不当於经,不质於圣,先儒置之不用,是为弃言。”
[ qì yàn ]厌弃。厌恶、嫌弃。
[ qì yǎng ]婉辞,指父母死亡。
[ qì yè ]丢弃所从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