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ú ěr ]徒然,枉然。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四:“石犬不可吠,铜駞徒尔为。”唐 李颀《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宋 王禹偁《感流亡》诗:“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明 方孝孺《祭宋仲珩》:“乃知小人,徒尔纷纷。”朱琦《感事》诗:“难虞正须才,孤愤亦徒尔。”
[ tú fù xū míng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 tú fù ]东汉 后期被迫依附于豪强世家的一种人。
[ tú hòu ]徒卒候吏。泛指地位低下的吏卒。
[ tú jiàn ]犹徒跣。《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哀帝 建平 四年正月,民惊走,持槀或棷一枚,传相付与,曰行詔筹。道中相过逢多至千数,或披髮徒践,或夜折关,或踰墙入,或乘车骑奔驰,以置驛传行,经歷郡国二十六,至京师。”颜师古 注:“徒践,谓徒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