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战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kàng rì mín zú tǒng yī zhàn xiàn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而结成的除亲日派、汉奸以外的全民族的广泛联盟。
[ lì zhàn ]努力奋战。
[ jiāo zhàn ]焦急战栗。燋,通“焦”。
[ lóng zhēng hǔ zhàn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 mèng liáng gù zhàn yì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此役歼敌32,000余人,击毙敌师长张灵甫。
[ nì zhàn ]犹迎战。
[ nài zhàn ]能够坚持长时间战斗。
[ mò sī kē bǎo wèi zhàn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首次大败德军的战役。1941年9月,德军集中大量兵力,向莫斯科进攻。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至次年4月围歼了莫斯科近郊的五十万德军。此战粉碎了希特勒的“闪电战”计划,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nóng zhàn ]1.商鞅等先秦诸子的经济、军事思想和政策。重视农业和战争,主张两者结合。2.指屯田。
[ hǎi zhàn ]敌对双方在海上进行的战役或战斗。通常由双方海军或以海军为主体的兵力实施。
[ jí zhàn ]1.速战;突击。《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若 华氏 知困而致死,楚 耻无功而疾战,非吾利也。”《孙子·九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梅尧臣 注:“前不得进,后不得退,旁不得走,不得不速战也。”《南史·柳元景传》:“令军中曰:‘鼓繁气易衰,叫数力易竭,但各衔枚疾战,一听吾营鼓音。’”2.力战,死战。《六韬·突战》:“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汉书·灌婴传》:“击 项羽 将 龙且、魏 相 项佗 军 定陶 南,疾战,破之。”《新五代史·梁臣传·王景仁》:“﹝ 梁太祖 ﹞以兵二十万倍道而至,景仁 闭垒示怯,伺 梁 兵怠,毁栅而出,驱驰疾战。”
[ jīng zhàn ]惊惧战栗。
[ jiǔ zhàn ]与人角饮,较酒量大小。
[ jìn zhàn ]咬紧牙关打颤。晋 法显《佛国记》:“雪山冬夏积雪,山北阴中,遇寒风暴起,人皆噤战。”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南人养鸚鵡,发瘴噤战,以徐柑饲之则愈,不然必死。”《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乙巳,大寒,士卒噤战,不能执兵,有僵仆者。”
[ jìn zhàn ]1.敌对双方近距离作战:善于~。2.近距离的战斗。
[ làng zhàn ]1.轻率作战。2.指无取胜可能的战斗。
[ jiǎo zhàn ]争战;以战争较胜负。
[ jīn jīn zhàn zhàn ]畏惧戒慎貌。
[ liáo shěn zhàn yì ]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最大战役之一。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国民党正规军在东北地区的总兵力共44个师,48万余人,分别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3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首先歼灭了联结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锦州之敌。锦州解放,迫使长春守敌一部起义,大部投降。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立即回师,将从沈阳来援锦州之敌消灭于黑山、大虎山及其以东地区。随后又乘胜解放了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52天,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
[ mǎ zhàn ]谓骑马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