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ái kùn ]排斥困辱。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
[ pái lào ]排除田地里过多的积水,使农作物免受涝害。
[ pái lián ]1.宋代禁军依次升迁制度。2.对同一诗题连续铺排。犹唱和。3.排行相连。指结拜。
[ pái liè ]1.按次序站立或摆放:十几名卫士~在两旁。按字母次序~。依姓氏笔画多少~。2.数学上由m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n≤m)个,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由m中取n的排列。排列数记作Pnm,公式是Pnm=m(m-1)(m-2)…(m-n+1)。
[ pái lǜ ]律诗的一种。其格式是每首至少十句,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任意铺排联缀,用韵的数目也没有限制,但平仄、对仗等必须合乎律诗的要求。
[ pái mǎn ]旧指推翻 清 朝统治。邹鲁《四川光复》:“清 吏虽防制愈严,而应和排 满 者乃愈众。”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为那时正盛行着排 满 论,有些青年,都引那叫喊和反抗的作者为同调的。”
[ pái mén ]1.推门。南朝 梁 何逊《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2.挨家逐户。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3.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郁达夫《出奔》:“豆腐店的老头,在排门小窗里看见了我,就马上叫我进去。”
[ pái mén fěn bì ]用白粉书写或绘画于各家门墙。
[ pái mén jūn ]南唐 时逐户征发的兵士。
[ pái mò ]系在马口衔铁两边用以扇汗的飘带。
[ pái nàn ]1.排除危难。2.指调解纠纷。
[ pái nàn jiě fēn ]原指给别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后指调停双方争执。难(n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