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朱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zhū dǐ ]汉朝时候诸侯王第宅,以朱红漆门,故称朱邸。
[ zhū diǎn ]校读书籍等时用朱笔圈点,故称“朱点”。
[ zhū diàn ]指红色殿宇。因其外墙多涂以朱色,故称。
[ zhū dǐng hè ]即丹顶鹤。
[ zhū dùn ]春秋 时富豪 陶朱公 和 猗顿 的并称。
[ zhū è ]1.亦作“朱蕚”。鲜艳的花萼。2.红花。
[ zhū è ]见“朱萼”。
[ zhū ér ]即朱砂。
[ zhū fān ]见“朱旛”。
[ zhū fān ]亦作“朱幡”。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汉 刘向《列仙传·崔文子》:“后有疫气,民死者万计。长吏之 文 所请救。文 拥朱旛繫黄散以徇人门。饮散者即愈,所活者万计。”唐 李益《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诗:“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元 姚燧《阳春曲》:“金鱼玉带罗袍就,皂盖朱幡赛五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伤哉緑树犹存,簌簌者绕墙自落;久矣朱旛不竖,娟娟者霣涕谁怜?堕溷沾篱,毕芳魂於一日;朝荣夕悴,免荼毒以何年?”
[ zhū fán ]铁矾土。因其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
[ zhū fāng ]1.春秋 时 吴 地名。治所在今 江苏省 丹徒县 东南。《左传·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 以诸侯伐 吴 ……使 屈申 围 朱方。”杜预 注:“朱方,吴 邑。”《史记·吴太伯世家》:“王餘祭 三年,齐 相 庆封 有罪,自 齐 来犇 吴。吴 予 庆封 朱方 之县,以为奉邑。”裴駰 集解引《吴地记》:“朱方,秦 改曰 丹徒。”南朝 宋 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 云阳,落日次 朱方。”唐 萧颖士《江有归舟三章并序》:“南条 北固,朱方 旧里。”清 张一鸣《登金山》诗:“白下 朱方 频战伐,吴 头 楚 尾总云烟。”2.指南方。唐 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谴深辞紫禁,恩在副朱方。”明 刘基《梅颂》诗:“朱方之秀梅实硕兮,含章而贞受命独兮。”
[ zhū fén ]1.马嚼环两旁的红色扇汗用具。亦用作装饰。2.引申为华美的车乘。3.谓赤帜、红旗。
[ zhū fěn ]胭脂和铅粉。妇女用的化妆品。
[ zhū fèng ]即朱雀。
[ zhū fū zǐ ]指 宋 朱熹。
[ zhū fū ]红色花萼。跗,通“柎”。
[ zhū fèi ]红色蔽膝。古代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缝于长衣之前。
[ zhū fú ]红色官服。
[ zhū fú ]1.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程颐 传:“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紱,四牡龙旂。”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唐 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宋 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紱水云身。”2.指做官。唐 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天祐,食藿悬鶉,臣窃愧之。”3.古代系佩玉或印章的红色丝带。《文选·曹植<责躬>诗》:“冠我玄冕,要我朱紱。”李善 注:“《礼记》曰:‘诸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苍頡篇》曰:‘紱,綬也。’”唐 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特颁朱紱,俾耀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