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í shù jié ]国家规定群众义务植树造林的节日。目的是提倡爱林护林,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曾于1915年将植树节定于农历清明节这一天,为纪念孙中山,1928年改为3月12日。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 zhí shù zào lín ]栽植苗木以造成幼林的方法。成活率较高,种子用量较省,但技术操作较复杂。又称栽植造林、植苗造林。《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5期:“平原乡 虽然有多余的劳动力,但是因为可植林的土地面积少,无法大量植树造林。”
[ zhí wù ]生物界中的一大类。多以无机物为养料,一般有叶绿素,没有神经,没有感觉。分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有30多万种。
[ zhí wù qún luò ]在某一地区内,常结合成一定关系而生存的许多同种的或不同种的植物。
[ zhí wù xiān wéi ]直接从植物体上取得的纤维。如棉、麻的纤维。
[ zhí wù xìng shén jīng ]也叫内脏神经。调节内脏机能的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过去认为它不受意志支配,故称为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现已知它不仅在结构上与脑和脊髓有密切联系,在机能上也受中枢神经的调节。
[ zhí wù xué ]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植物的构造、生长和生活机能的规律、植物的分类、进化、传播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
[ zhí wù yóu ]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压榨或提炼出来的油,如豆油、麻油、桐油、蓖麻油、椰子油等。有的供食用,有的是制造润滑油、油漆等的重要原料。
[ zhí wù yuán ]栽培各种植物,供学术研究或观赏的地方。
[ zhí xíng ]谓所立的品行。清 薛福成《祭季弟文》:“以弟天性之孝友,植行之清峻,筹略之閎深,文学之俊迈,微特吾自愧弗能及,即吾二十年来友天下士所见於朋辈中者盖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