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cì qīng yī ]据《晋书·孝怀帝纪》载:孝怀帝 为 前赵 刘聪 所俘。
[ fēi cì ]1.犹破格。指超迁官职。2.泛指不按常规、惯例。
[ céng cì ]1.(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清楚。2.相属的各级机构:减少~,精简人员。3.同一事物由于大小、高低等不同而形成的区别:多~服务。举行高~领导人会谈。年龄~不同,爱好也不同。房子面积还可以,就是朝向和~不理想。
[ dì èr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也 叫十年内战、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 新军阀的革命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 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举行了秋收起义、广 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党先后创建了大小十五块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 和其他红军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 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 完成长征。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促成事变的和平 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实现了国共再次合作。到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了 伟大的抗日战争。
[ 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1939— 1945年德、意、日法西斯为控制全世界而挑起的世界性战争。也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早在大战全面爆发前,德、意、日已经先后发动了一系列 局部性的侵略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德 国先后侵占了欧洲的许多国家。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7日,日 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 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反对法西斯的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11月到1943年2月 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1943年,美、英军队把德、意军队赶出北非,并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大利投降。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初,苏军和美英军队分路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在太 平洋战场,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拖住了日军主力,美军在1942年开始了反攻。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 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而结束。
[ dì èr cì wò shǒu ]长篇小说。张扬作。1979年出版。大学生苏冠兰与丁洁琼相爱,但遭苏父反对。丁赴美留学,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成婚。丁归国后,始知爱情的悲剧已无可挽回。便执意奔赴边疆,后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留在北京献身科研事业。
[ dì èr cì yā piàn zhàn zhēng ]1856— 1860年中国人民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19世纪50年代,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 市场,扩大殖民特权,英国制造亚罗船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发动了这次侵略战争。1857年 12月攻占广州,次年一度攻进天津。沙皇俄国和美国以“调停”为名,支持英法侵略。清政府与英法俄 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沙俄侵略军侵入黑龙江,迫使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 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1859年英法借口换约侵犯大沽。守卫炮 台的将士和当地人民奋起还击侵略者。1860年8月,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大沽、天津,打进北京,到处烧杀 淫掠,焚毁圆明园,抢劫了大量珍宝文物。英法俄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化又加深了一步。参见〔鸦片战争〕
[ dì sān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1946—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这次战争消灭了八百万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国绝大部分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中国大陆。也叫解放战争。
[ dì yī cì guó nèi gé mìng zhàn zhēng ]也 叫北伐战争、大革命。1924—1927年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 共合作,创建了黄埔军校,组织了革命军队,建立了国民政府。1926年7月开始北伐,在十个月中先后打 败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四十多万军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宋庆龄等国民党左派的反对,背叛革命,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加上中国共产党幼稚,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致使大革命失败。
[ dì yī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fén cì ]谓烧毁军队营房。表示决一死战,有进无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师陈焚次。”杜预 注:“次,舍也;焚舍示必死。”
[ biǎo cì ]列表排列顺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太史 表次,抑有条理。起自共和,终於 孔子。”
[ jiè cì ]市亭之属。周 代市官听讼之所。《周礼·地官·司市》:“胥师贾师,涖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郑玄 注:“介次,市亭之属。”孙诒让 正义:“市官听大小治讼者,各於其市朝。凡思次介次皆於市中为寺舍,其外为朝以听治讼及为刑肆罪人之所,其地当与百官府治事之朝略相儗。”参见“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