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ǎn zhì ]1.同“款识”。宋沉括《梦溪笔谈·器用》:“长安故宫闕前,有唐肺石尚在……形如垂肺,亦有款誌,但漫剥不可读。”参见“款识”。2.亦作“欵志”。诚恳的意愿。3.同“款识”。
[ kuǎn zhì ]1.同“款制”。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孙隆﹞所造‘清谨堂’墨,款製精巧,犹方于鲁、程君房。”2.式样。
[ kuǎn zhuàng ]1.供状。2.指罪证。
[ huǎn kuǎn ]缓慢;和缓。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魏允迪 中翰以余文捷,戏云:‘……若使画眉须缓款,那容横扫笔尖儿?’”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一:“叶訒菴 司寇晚年駘背,行步缓款欹侧,时人谓如乃字。”《再生缘》第五九回:“须缓款,莫刚强,触忤龙颜更费商。”
[ jiāo kuǎn ]亦作“交欵”。交往;交好。
[ biān kuǎn ]刻于印章侧面或上端的文字、图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