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ān xī ]停歇;停留。汉 王褒《九怀·危俊》:“望太一兮淹息,紆余轡兮自休。”唐 陆贽《三进量移官状》:“荏苒淹息,復经半年。”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日夜遨游淹息其间。”
[ yān yǎ ]1.宽宏儒雅。《世说新语·政事》“陆太尉 诣 王丞相 咨事”刘孝标 注引《陆玩别传》:“玩 器量淹雅。”《魏书·乐志》:“卫军将军、尚书右僕射臣 高肇 器度淹雅,神赏入微。”明 李贽《初潭集·师友八·论人》:“褚中郎 向 淹雅有器量。”2.犹高雅。《宋书·王微传》:“卿少陶玄风,淹雅修畅。”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有士子容止可观,进趋淹雅。”宋 陆游《南唐书·陈乔传》:“乔 风度淹雅,小心守法度。”3.犹渊博。清 张海鹏《<曲洧旧闻>跋》:“寧徒援据精博,足夸淹雅乎哉?”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余同年生 谢梦渔,以庚戌进士第三人及第,学问淹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吴 则通才,敏慧淹雅,其所取材,颇极广泛。”
[ yān yān ]1.气息微弱,濒于死亡。2.引申为将尽之意。3.昏昏沉沉;委靡不振。4.昏暗貌。5.水流貌。6.水果或植物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干瘪。
[ yān yān chán chán ]没精打采貌。
[ yān yān mèn mèn ]郁郁不振貌。
[ yān yān wěi wěi ]在水中忽隐忽现的样子。
[ yān yān yī xī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同“奄奄一息”。
[ yān yán ]1.长久。唐 黄滔《祭陈侍御峤》:“莫不 汉 帷驻策,薛 石留牋,从容渥泽,宠异淹延。”元 郝经《老马》诗:“岁月淹延官路杳,风尘荏苒塞垣深。”2.拖延。《金史·佞幸传·李通》:“太师 梁王 连年南伐,淹延岁月。”明 叶子奇《草木子·克谨》:“其能淹延数岁,直至戊申而后失国,亦云幸矣。”3.指疾病缠绵。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不幸染尘疾,风散难医治,淹延近一岁。”《西游记》第六八回:“近因国事不祥,沉疴伏枕,淹延日久难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