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ǎn shì ]演习试验。《郭嵩焘日记·同治四年二月廿四日》:“与 澄 帅约赴 烟塘 演试开花炮,以人客纷至不果往。”
[ yǎn shù ]1.表演叙述。明 徐渭《渔阳三弄》:“俺待要请将他来,一併放出 曹瞒,把旧日駡座的情状两下裡演述一番。”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梁 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獶伶实始於此。”2.讲述。清 顾炎武《<下学指南>序》:“夫学 程子 而涉于禪者,上蔡 也,横浦 则以禪而入于儒,象山 则自立一説,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后之説者递相演述,大抵不出乎此。”李广田《哀念朱自清先生》:“朱先生 并不是历史家,然而近年来所写的文字中却大都有一个史的观点,不论是谈语文的,谈文学思潮,或是谈一般文化的,大半是作一历史演述。”
[ yǎn shuō ]1.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词。~了两个小时。2.就某个问题对听众发表的见解:一篇精彩的~。
[ yǎn suàn ]按一定原理和公式计算:~习题。
[ yǎn xì ]表演戏剧:登台~。她这样做是在~,你不必当真。
[ yǎn yán ]陈述言词。明 文徵明《本贯苏州府长洲县相城里沉周年八十有三状》:“指事切而不汎,演言婉而不激,于讽諫直諫两得其义矣。”
[ yǎn yàng ]1.水波荡漾。2.飘摇貌。
[ yǎn yǐ ]1.绵延不绝貌。宋 何薳《春渚纪闻·泖茆字异》:“春夏则荷蒲演迤,水风生凉。”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大通桥》:“出 崇文门 二里许,有 大通桥。水从 玉河 中出,波流演迤。”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此行获覩 匡卢、罗浮 之胜,巉巖演迤,雄丽奥曲。”2.流布;流传。《辽史·食货志下》:“圣宗 凿 大安山,取 刘守光 所藏钱,散诸五计司,兼铸 太平 钱,新旧互用。由是国家之钱,演迤域中。”严复《论教育书》:“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於三十年勤苦仅得之 日本,虽其盛有译著,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其考测可卜其未密也。”3.谓文章气势流转绵长。唐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 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明史·宋濂传》:“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谢迭山行实之误》:“枋得 平生无书不读,为文章高迈奇絶,汪洋演迤,自成一家。”
[ yǎn yì ]1.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此剧是取书中若干章节加以编排贯串,~而成。2.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