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王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hǎi wáng gōng ]传说海里龙神居住的宫殿。
[ hé wáng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自称。
[ kōng wáng ]佛教语。佛的尊称。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 kōng wáng fó ]佛教语。过去世千佛之一。
[ jīn líng wáng qì ]今之 南京,战国 时 楚威王 埋金以镇王气,故曰 金陵。后 三国 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朝皆建都于此。所谓“金陵王气”即指帝王所在地 金陵 的祥瑞之气。
[ lì wáng ]所立的君王;在位的君王。《书·无逸》:“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左传·昭公三年》:“楚 人日徵敝邑,以不朝立王之故。”
[ jìng fàn wáng ]释迦牟尼之父。相传为古代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
[ liù wáng ]1.指 夏启、商汤、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左传·昭公四年》:“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诸侯礼也。”杜预 注:“六王,啟、汤、武、成、康、穆 也。”2.指 周 之 文王、武王、成王、厉王、宣王、幽王。《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 室居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唐 孔颖达 疏:“以此二雅,正有 文、武、成,变有 厉、宣、幽,六王皆居在 镐 丰 之地,故曰 丰镐 之时诗也。”3.指战国 齐、楚、燕、韩、魏、赵 六国之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唐 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 lún wáng ]佛教语。“转轮王”的略称。
[ lú wáng ]初 唐 文学家 卢照邻 与 王勃 的并称。
[ mán wáng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明 徐熥《送李太守擢宪滇南》诗:“趁墟 滇 客龙名市,纳款蛮王象渡河。”
[ méi wáng fǎ ]无视法律和道德规范。
[ mǎ wáng ]房宿的别名。
[ mǎ wáng cài ]即诸葛菜。叶似蔓菁,味苦多刺。相传为 五代 后梁 时 楚王 马殷 所遗,故名。参阅 宋 朱辅《溪蛮丛笑》。
[ mǎ wáng duī yī hào hàn mù bó huà ]西汉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幅呈“丁”形。上部绘有日中金乌、月中蟾蜍、蛇身人首像等。中部为体盖翼鸟下两人跪迎一老妇,三女后侍。下部表现力士擎物、双龙相环、人首鸟身像等。色彩丰富华丽。
[ mǎ wáng yé ]神名。相传长着三只眼。叶林 徐孝鱼《没有门牌的小院》第十六章:“砌一个灶就要收它十块钱,和当年收‘造反派’的一个价,不给点厉害瞧瞧,就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沉凯《古玛河春晓》第十四章:“你对 汉 族的风俗习惯倒很熟悉呀!知道有个‘马王爷’,还长着三只眼!”
[ nán miàn wáng ]泛指王侯。谓最高统治者。
[ níng wáng ]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 疏:“郑 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云‘周公 谓 文王 为寧王,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寧”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尚书正读》。2.指 唐 李宪。睿宗 长子,封 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 封为 让皇帝。唐 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寧王。”3.明 朱权。朱元璋 第十七子,封于 大宁,称 宁王。自号 臞仙,又称 涵虚子、丹丘先生,著《通鉴博论》、《汉唐秘史》、《太和正音谱》,以及杂剧十二种。
[ nèi shèng wài wáng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pí shā mén tiān wáng ]佛教语。梵语的译音。佛经所说四天王之一。又名 多闻天王。俗称 托塔天王。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我国 唐 宋 时敕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唐 黄滔《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塑北方 毗沙门天王。”亦省称“毗沙门”、“毗沙”。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坦率对万乘,偈答无所避,尔如 毗沙门,外形如脱履。”唐 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又 感应 天王殿 一间两厦,其天王也,变 毗沙 之身,於 咸通 之年,现神质为 龟城 之助。”《太平广记》卷二一四引 宋 景焕《野人闲话·应天三绝》:“毗沙 大像何光辉,手擎巨塔凌云飞。”参见“四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