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ái tù gōng zǐ ]仙人名。相传为 彭祖 之弟子。
[ bái tù jì ]又名《刘知远》。南戏剧本。元代人作,姓名不详。今存明代人改本。叙五代时刘知远在李文奎家为佣,李以女三娘许配。文奎亡故,刘外出投军,三娘备受其兄折磨。她磨房产子,托人送到刘处抚养。十六年后,其子射猎,追踪白兔遇母,全家团圆。近代许多剧种有此剧目,其中《磨房产子》、《窦公送子》、《出猎回猎》等常作单出演出。
[ bái tù yù shǐ ]指 唐 酷吏 王弘义。
[ bái tuán ]1.团扇。2.鸡蛋的别名。3.白甜瓜。
[ bái tuō ]亦称“白脱油”。[英butter]即奶油。
[ bái wǎn ]1.女菀草的别名。2.紫菀草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紫菀》。
[ bái wàng ]1.虚名。《晋书·陈頵传》:“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选官用人,不料实德,惟在白望。”2.唐 代宫市宦者派在市场的采办人员。因他们于市中左右望,白取民物,故人称“白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二》:“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閲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歛手付与。”《新唐书·张建封传》:“是时,宦者主宫市,置数十百人閲物廛左,谓之‘白望’。”宋 梅尧臣《朝天行》:“大夫言斡天关迴,黄门白望颜色死。”清 赵翼《风气》诗:“白望兴无赖,朱提妬有餘。”3.狗名。《西京杂记》卷四:“狗则有脩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
[ bái wēi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丛生。茎直立,通常不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两面均被白色绒毛。夏季开花,紫褐色,簇生于茎梢叶腋间。根和根状茎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功效。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薇》。
[ bái wěi ]白气的光辉。指秋令之气。煒,同“煇”。
[ bái wèi jūn ]或称“白军”。1918-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反革命武装。以沙俄反动军官为骨干,并得到外国武装干涉者支持,挑起内战。最后被红军消灭。
[ bái wén ]1.指有注解的书的正文:先读~,后看注解。2.指有注解的书不录注解只印正文的本子,如《十三经白文》。3.印章上的阴文(跟“朱文”相对)。
[ bái wēng ]唐 诗人 白居易 自称。后人亦以此称之。
[ bái wū ]白羽之乌。古时以为瑞物。《东观汉记·王阜传》:“甘露降,白乌见,连有瑞应。”《南史·范云传》:“时进见 齐高帝,会有献白乌,帝问此何瑞,云 位卑最后答,曰:‘臣闻王者敬宗庙则白乌至。’”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胡忠安》:“其后,请贺白乌,贺白兔,贺騶虞,贺外国贡麒麟,十年之间,贡媚无虚日。”
[ bái wū ]1.指不施采色、露出本材的房屋。一说,指以白茅覆盖的房屋。为古代平民所居。2.指平民或寒士。3.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 bái wū zhī shì ]指贫寒的士人。